36 惨叫(1 / 1)

加入书签


  不仅孙武不解,众将士无不感叹这原先的“吴军之耻”竟然是第一个攻入城中的。

  之前突袭十乘楚军,结果毁坏加缴获三十多乘楚军战车,已经足够是让人意外了。

  不过要说这战车加厚的铁甲,还有那6匹高大的好马,连马匹都有头甲胸甲,这卖相冲锋起来,确实挺唬人的。

  连钟吾冲杀出来的这员猛将,都选择了暂避锋芒,不敢与其对撞!

  工赐一进城,大喝道:“众将听令!寻找插着“梧”字旗的宅院,那都是本万户侯的私产。答应你们的赏赐可都在这些产业上了啊,看后立马围起来,没有我的吩咐,谁都不许进!”

  众人一听,自家侯爷在这钟吾城有不少产业,还跟自己的赏赐挂钩,顿时打起了精神,轰然应“诺!”

  其它人抢着进城,无非也是想着率先找大户人家抢掠一番,毕竟军令没有规定不许骚扰城中百姓。

  而且一旦严令禁止,也会影响将士们攻城的积极性。

  朱巨暗道:原来如此,还以为这家伙突然转性了呢,原来是急着保护自己梧氏的私产。

  唯有大山目光闪过一丝不解,梧氏有多少产业,分布在哪里,他比工赐这个梧氏家主还清楚,他怎么不记得钟吾城还有梧氏的产业?

  不过大山性子沉稳,并没有表现得过于错愕。

  待到了城内的士族以及富人集聚区,看着飘荡得一大片“梧”字旗,大山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梧氏在梧邑也才一个祖宅而已,这么一大片醒目的梧字大旗,知道的人明白这是钟吾城,不知道还以为是梧城呢!

  工赐不由摸摸怀中的一大卷地契,没想到轻飘飘地一卷布片,竟然有这么多!

  找到了约定好的一座庄园前,工次将自己的战车停在大门口。

  这座庄园占地面积是最大的,但并不一定是最值钱。

  之所以停这,那是因为这庄园的密室最多,约定好人都藏在这里面密室的。

  工赐虽然里通外国,但他完全没有半点负罪感。

  吴国又不损失什么,一个国家的强大,不用靠这些失败者的家眷来证明。

  而且在他意识中,什么钟吾国,什么吴国的,后世省会不都是同一个南城吗?

  此时不少别的部队也进城了,看到申邑人马围住了一大片豪宅,暗叹一声被人捷足先登了。

  别的目标还有许多,抓紧时间继续奔去了。

  至于钟吾王宫,那些人很识趣,那是中军的,算是一种潜规则吧。

  工赐看着进城部将越来越多,喊来各队长,让他们拿着契约,分别带人去各宅内的围墙上防守,关紧大门,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放任何人进去。

  若是有中军将领让开门,就给他们看地契,终归没有抢自己人的道理吧!

  大山直愣愣看着这大卷布匹,这家伙真的有地契!

  难道金蝉脱壳,离开大部队半天,就是为了搞到这些产业不成?

  他又是如何办到的呢?!

  工赐自己也将战车停大门口,让人推轮椅上院墙了。

  很快,街道上挤满了兵丁,不少先进城的,运气好的士卒胸前装得那叫一个鼓鼓囊囊。

  不知道搜刮到了哪家豪商,工赐为那倒霉蛋默哀一息,希望人没事。

  工赐注意到自己这边的不少士卒看到眼红,连忙大声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是战士,不是土匪,我答应你们的赏赐自然会兑现,钟吾城一共也才这么大,有几个能向刚才那人这般满载而归的?!”

  很快,远处又路过一名士卒,即便是他捂着自己的胸口,也能透过布料看到其藏在怀中的大量财货。

  工赐感觉被打脸了,这钟吾城富商这么多的吗?

  那人从工赐下面路过时,为了躲避一名骑兵,一个侧身,还不小心从怀中掉出几件纯金首饰…

  工赐下意识地摸了摸的脸,这打脸被打得那叫一个又快又狠!

  自己话音未落呢!

  院墙下那名士卒连忙趴在地上捡,刚塞进兜里,别的首饰又掉出来了。

  这一边捡一边掉的模样属实有些狼狈。

  工赐只觉得这是故意掉给自己看得,被连着啪啪打脸。

  工赐对着下面怒道:“喂!说你呢,都塞不下了还捡。”

  小兵抬头,见院墙上一堆战友看着自己,连忙笑道:“塞得下,塞得下,不劳大人费心。”

  说完,索性抓在手里,逃也似地跑了。

  工赐不由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道:“要不,你们也分出一半人去看着抢点?”

  一旁穿着小卒服装的吴颜不由翻了个白眼。

  然而众人此时再想去抢,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此时街道上已经挤满了人,随即远处传来一声女人尖叫声。

  继而是此起彼伏的哭泣声,求饶声,惨叫声…在城内各处响起。

  原本几个蠢蠢欲动,就要调下院墙的士卒,听着满城的惨叫声,顿时按捺住了。

  众人就这么直挺挺地在院墙上相顾无言。

  耳中只有那一声声挥之不去的惨叫声。

  这满城的惨叫声随着秋季凉风,肆无忌惮地传播着。

  城北的惨叫声才刚刚小了一些,城南的惨叫声又起,时而城东城西一起…此起彼伏中,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守在院墙上的工赐等人听到了,藏在密室的妇孺们自然也听到了,互相依偎着不敢发出声。

  直到夜幕降临,这叫声的浪潮方才逐渐变得微弱,只有远处偶尔响起。

  孙将军带着亲兵来到工赐下方的街道时,工赐感觉身心俱疲,有气无力地半躺在轮椅上。

  孙:“我听说你部千人独占了一大片宅院,守在院墙上不让其他进去搜查,这是为何?”

  工赐:“启禀将军,这些挂着梧字旗的,都是末将的私产,因而让我申邑子弟兵帮忙驻守。地契房契齐全,将军可派人前去查验。”

  孙:“本将军当面,你为何如此作态?仍然紧闭着大门,难道连我都不让进去搜查?”

  工赐坐起身,满眼的疲倦,看着孙将军道:“先生,学生自午时进城以来,在这墙上至此,已经听了一下午的惨叫声了。

  学生真的好累,直到现在脑海中都还是那些挥之不去的惨叫。就仿佛…仿佛身处鬼蜮之中,无论如何挣扎都逃脱不得…先生,学生真的好累。”

  工赐并没跟人提及过自己是孙将军的学生,除了大山等少数几人外。

  此时士卒听闻工赐忽然改口,称呼先生,并以学生自居,无不纷纷面露讶色。

  孙将军的一众亲卫也纷纷一脸错愕地望着自家将军。

  孙将军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终究化为一声叹息,大手一挥,带着亲卫们离去了。

  工次望着离去的众人,内心一阵叹息。

  他是真的意兴阑珊,心累的眼神是装不出来的。

  不然先生进也是没办法,一人做事一人当,若是被发现了,他不想连累到先生的仕途。

  让他搜查的话,若先生只是做做样子,查不出什么,事后东窗事发,反而会受到牵连,乃至于影响仕途。

  若是查到什么,是帮自己的学生隐瞒呢?还是让先生向着一群妇孺举起屠刀?

  而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凭借之前的一点师徒情分,逼退先生。

  事后即便是东窗事发了,先生最多被治一个顾念旧情,失察之责。

  工赐身后的吴颜,她是知道这里面藏了人的,脑海中不由浮现:

  那日在山庄,挡在她身前的执剑少年…

  当年在酒庄,面对那群黑衣众,是挺身执剑逼退。

  今日在钟吾,面对孙将军,是言及师徒,以情份逼退。

  从某些角度来说,工赐在她眼中一直没变!

  吴颜望着身前工赐,心底不由泛起了一丝心疼,忍不住伸手按在了他的肩头。

  工赐有些想不通,为什么都到第二天凌晨了,城内偶尔还是会想起惨叫声。

  自己的那些‘战友’,一个个都不知疲倦的吗?

  工赐是躺在轮椅上熬过这一晚的。

  其他士卒,有的是靠在墙上休息,有的盘坐着撑着长矛休息。

  自孙将军离开后,倒是再也没人来骚扰过众人了。

  估计已经传开了,都知道了工赐乃是孙将军的学生,毕竟是这么多人亲耳所闻,孙将军也没否认。

  但是此刻众人脸色明显都不太好看,不少人与工赐一样,一夜未眠,双目无神,仿佛是信仰受到了冲击。

  身为士卒,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战?

  难道是为了城破那一刻,抢着冲进城去烧伤抢掠,无恶不作吗?

  众人原先都是老老实实的申邑子民,头一次被拉壮丁从军,之前哪见过这番情景啊?

  在申邑时,邻里吵闹,隔壁村扛着锄头打架…万一不小心闹出个头破血流,已经是顶天大事了。

  原先以为拿楚军练兵,杀个把人,自己已经是残忍至极。

  但是昨夜的一番景象,光是耳朵听闻,都足以现场想象有多凄惨…

  太阳照常升起了,秋日的朝阳抚慰着众人。

  此时已经没有人则怪工赐耽误他们抢钱了,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申邑这支千人部队,乃是吴军中当之无愧‘最干净’的一支部队了。

  众士卒看看沐浴在朝阳中的工赐,心底顿时涌起一股暖意。

  他们申邑的领主姥爷好像人还不错,日后的生活,应该会比以往更好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