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道炁真经(求收藏,求推荐票)(1 / 1)

加入书签

“敢问道长,此言何意?不瞒道长说,小子从好多人口中,听过这句话,但是一直未得其解。”王还真对于这句话,可以说是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但是却从未有人跟他解释过,他只知道自己很可能,是某位神仙临凡,至于究竟是哪位神仙,为何临凡,一概不知。

  “叫我先生吧,既然你以前听过这句话,自然也应该自知身份。在我道家,一般临凡的神仙,入道之后,都会自然成为祖师的亲传弟子。你可明白?”玄阳子道长解释道。

  “何为亲传弟子?”王还真追问道,让他就此放弃,他着实不甘心。为了入道修行,一路上他已经吃了太多的苦。

  “一般是由掌教代师收徒,直接成为祖师的弟子。像我太清一脉,若你拜入门下,就会成为太清祖师的亲传。”

  玄阳子道长拍了拍王还真的手心,将他的手放回其腿上。王还真听完他的解释,双目一下子失去了神采,他喃喃自语道。

  “也就是说,如果我想要入道,必须去到三清任意一脉的祖庭,由掌教亲自代师收徒,才有机会修行?”

  “然也。”

  王还真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玄阳子的话,彻底打碎了他拜师入道的梦。一想到自己还要继续南下,往三脉的祖庭,他就悲从心来。

  他紧紧的咬着嘴唇,不想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门外雨声逐渐变大,一滴滴仿佛落在了他的心头,将他浇的浑身冰凉。

  王还真低下了头,双手抱着膝盖,看着自己被火堆映射出的影子,此刻是那么的渺小与无助。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不甘心的转头问玄阳子道。

  “先生,不是说临凡的神仙,无有外相征兆吗?为何小子之前遇到的罗溥子道长,和道长你都一眼就看出来,我与道有缘?”

  “罗溥子天师是如何看出来的,贫道不知。但是贫道自然不是用眼观,乃是之前为你卜卦,卦象显示你与我道家有缘。

  加之刚才贫道用灵气感知,你体内有一丝灵光。所以才由此推断。只要不是与你有过亲密接触之人,是无法从外相确定你的身份。”

  玄阳子道长为了让王还真安心,解释的十分详细。王还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自己体内,真的有一点灵光残存,怪不得他总是隐隐约约,会想起前世的记忆。

  一开始他以为,是自己的灵魂异常所致,现在才知道,原来那就是所谓的一点灵光。之前他还以为,是自己穿越而来,伤了神魂。

  所以前世的人和事,都已经记忆模糊,回忆不得。原来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似乎是察觉到了,王还真的默不作声。

  玄阳子道长抬起手,对着空气招了招手,语气轻柔的说道:“为何不言语了?老道我说不能收你为徒,却没说不能教你修行啊?”

  王还真听到玄阳子的话,顿时愣在了原地。看着眼前这个满头华发,眼窝凹陷的老道。刚才的话,仿佛一缕光,照进了他的心中。





  驱散了他的阴霾,将他从黑暗中拯救。王还真难以置信的开口问道:“道长?我非太清弟子……”

  “无妨,贫道不教你太清功法便是。刚好这次贫道北上,得到了一本真经。乃是太上道祖,早年西行所著。”玄阳子捋着胡须,在身旁拍手,示意王还真坐下。

  王还真激动的难以自持,他急忙从地上起身,坐在了玄阳子身旁。这种大悲大喜的情绪翻转,让他浑身颤抖不已。

  玄阳子面带笑意的,拍了拍王还真的后背,以示安慰。然后从自怀中摸索片刻,拿出来一本看上去很新的书籍,递给了王还真。

  王还真心中疑惑,正要开口发问。便听那玄阳子道长说道:“这名曰《先天道炁真经》,乃是太上道祖的化身之一,太上老君所留。

  原本为是竹简所书,重见天日之后便自行损毁。好在老道当时在场,此乃摘抄本,你可要好好观之,细细思量。”

  王还真听了玄阳子道长的话,心中疑惑顿消。玄阳子道长的意思,是当时原本损毁之时,他刚好在场,所以记下了经书内容。

  由此可见,道长的眼睛,当时应该还未瞎。这一点,也印证他之前的猜测。从玄阳子道长下意识的行为来看,他瞎眼的时间并不长。

  王还真将这些思量压下,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古籍。第一页只有六个大字《先天道炁真经》。字体磅礴大气,行云流水。

  华夏自古以来,都有以字观人的说法。从这字迹上来看,明显是玄阳子道长亲手所书。王还真小心翼翼的翻看起来。

  看了大概一刻钟,王还真将书合上。这只有薄薄的几页,粗略估计一下,也只有三千字左右。虽然文字不多,但都通俗易懂。

  原本王还真以为,这种真经,肯定是晦涩难懂,需要大量时间去研习。但是看过了之后,他就明白,自己这个想法有多可笑。

  留下经书的目的,自然是希望修行之法传承下去。想要传承下去,自然要写的通俗易懂。只不过他先入为主,所以才会有刚才那种想法。

  经书上不光记载着如何修行,还有对天地五行,阴阳大道的解释,每一句话都玄妙至极。即便是从未接触过修行的他,也忍不住点头称赞。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家传万卷书。太上道祖不愧是化身最多的祖师之一,所留真经。为了让世人皆可看懂。极力用浅显直白的话。

  来解释天地阴阳之理。书中除了修行之外,还讲了两个为人在世之道,一曰修心,二曰修身。修心乃是修道的根本。

  若是心境难平,灵台便无法清静。人会因七情六欲所困扰,为凡尘俗事所拖累。徒耗精神,纠结利弊,导致修行缓慢,甚至境界倒退。

  所以修心是修行的前提,静心方得修身,修身才能养性。性情平和,三观端正才能修行大道。正如之前罗溥子道长所言:

  明心方得还真,此乃天地至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