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英灵(1 / 1)

加入书签

世间最好的祝福莫若“事事如意”四个字。


  但真正的智者却明白一帆风顺的人生总是心智的大敌。


  因为人的意志实际上和肌肉一样,只有千锤百炼才能不断强壮。


  太过顺遂的人生最终会被自己心中贼所吓倒,成为生活的懦夫。


  而毫无疑问,此时的赵云无疑就是这样的懦夫。


  在这个位面,赵云的人生太顺利了。


  他没有和泰山军经历过筚路蓝缕的苦难时期,一开始就是以张冲小舅子的身份进入军队,之后在一系列人的帮助和迎合下一路青云。


  而赵云的禀赋也确实卓越,在战场上如鱼得水屡立战功。


  他有见识、有勇力,仁人爱士可以说是天生的将帅之才。所带的又无不是精兵善旅,这样的配置下,寻常之敌几乎都是手下败将。


  但想要成为名帅却还需要一个东西,那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


  有人说这是讴歌苦难!是容不得别人过好日子。


  但如果你欲成大事,欲建非常之功,除了需要有超世之才,最重要的还是有坚忍不拔之志。


  不然,等你遇到真正的大敌时,一切都来不及了。到时候,你才知道自己能有多脆弱。


  为何张冲要带突骑疾驰赵云?是他真的觉得赵云的处境很危险?还是因那潞县有多重要?非破不可?


  都对,但都不是。


  其实当张冲成功带着主力进入上党地区,上党的归属实际上就已经毫无悬念了。


  以泰山军之精强,昔日兵马不过万就能横行天下。屡破汉室名帅,甚至南北二军都不是泰山军的对手。


  而现在,张冲提兵五万,实力是过去的数倍。


  而对面之敌难道比昔日南北二军还要厉害?那刘宠、何进难道比皇甫嵩、朱儁还名帅?


  所以上党之战唯一能出现变数的地方就是地形。


  但现在呢?当张冲将视野放在何进那边,在想着如何将他给调出来。自己的爱将和小舅子却因为潞县之败而心存死志?


  这让张冲如何不焦急?


  他明白赵云是因为愧疚自己的疏忽而累千余子弟惨死,也为自己创下泰山军最大败绩而耻辱,想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洗刷!


  但这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不应该是重整旗鼓,再接再厉吗?


  因为骑军众多,速度提不上,张冲怕赵云自暴自弃,当即让郭祖带着两名横撞将先行。


  他写了一封信给赵云,内容是一位他仰慕的老人家所写。


  每当张冲遇到挫折,生活中有过不了的坎的时候,甚至他自己都觉得这一次完蛋了。


  都是这段话鼓励自己,让他从黑暗中觑见光明。


  而现在他也要将这段话送给赵云,帮他走出阴霾。


  ……


  潞县城内,愁云惨淡。


  在经历过白骨岭下的战败,城内的守军并不甘心,他们在接回主将刘宠之后,选择了再次出击,但最后的结果毫无意外,又一次打败而回。


  而且这一次的失败比上一次对城内的士气打击更加严重。


  实际上,在上午的白谷岭攻防战中,潞县令何羑就一直在城头上观战。


  其中数次,他就令城内出兵救援百谷岭的刘宠。


  一方面刘宠既是名王又是自己的上司。另一方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潞县兵刚出城就看到了敌军的骑兵遮拦在交通线上。


  所以别看百谷岭距离护城河只有数百步,但在敌军骑兵的虎视下却如天堑。


  而直到百谷岭撤下来一军,其中护着的就是刘宠。


  看着昏迷不醒的刘宠,何羑明白,百谷岭防线守不住了。


  最后的结果也确实如此。


  刘宠被送入城内还没一个时辰,城外堑壕壁垒悉被拔除,甚至岭上的友军也没守住。


  包括何羑在内的一众潞县父老亲眼看着岭上飘荡的汉家绛红旗被砍倒,换上了一面杏黄大旗。


  于是可见的,城内士气跌落谷底。


  何羑虽不懂军事,但也明白城内军心如此,想守住潞县简直痴心妄想。


  所以他就萌生了一个要打一场胜战的心思,不用多大,可能也就杀几颗人头,但也能极大提高军心。


  而没过多久,他就惊奇的发现一直游弋在城外的敌军突骑忽然就向东南方向撤退。


  虽然不知缘故,但何羑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散开府库,募军中壮勇三千,出城逆战。


  一开始也确实打得不错,在敌军突骑撤走后,敌军人数少了不少,不仅疲惫还要负责看押此前的俘口。


  而那些俘口也不甘心束手就擒,见外面友军攻打过来,他们在内部也开始鼓噪骚动。


  最后还是徐盛亲自杀了几次闹得最凶的才弹压下来。


  但不可避免的,泰山军在正面的人数就少了。


  泰山军还有一个失误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不应该全面布防百谷岭连砦。


  这等规模的工事对于控鹤军这点人数委实过大了。


  于是,一时间,赵云走后,控鹤军都有点岌岌可危的意思了。


  但潞县兵的优势并没有持续多久。


  很快,他们的后方就烟尘四起。


  原先以为撤退的敌军突骑忽然就杀了回来。


  尤其是当头一将,额头血污,杀气肃然,手中的弓箭如连珠四射。


  百步外,潞县兵数名披甲军吏皆死在帐下。


  接着,赵云续行二十步,这一次直接射空了一囊袋的箭矢,他面前的潞县兵为之一空。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千余突骑也对着身前的潞县兵开始攒射。


  那些潞县兵本在围攻壁垒,压根没有阵型。此时被突骑的箭雨覆盖,顿时哀嚎遍野。


  这一次赵云没有喊停,突骑们也都心照不宣开始默默攒射。


  直到最后一支箭矢射完,赵云举着马槊高呼:


  “突!”


  于是千骑挺着马槊,如一片巨大的森林,向着残存的潞县兵发起了冲锋。


  如果说刚刚的箭雨覆盖是暴雨的话,那千骑冲锋就是雷霆。


  暴雨之下,人还能找个地方躲一躲。但在雷霆万钧下,一切都要化为齑粉。


  这些潞县兵都是本土兵,甚至不少都是从中原地区调来的,如何看见过这般地动山摇的景象。


  一时间,聪明的,懦弱的皆追随本能,向着潞县的方向奔逃。






  但他们忘记了,潞县城外可是有一条护城河的。


  原先这条可以保护他们的河流,此刻却吞噬着他们的生命。


  一开始跑到护城河边的潞县兵正绝望的看着深有数丈的护城河拦在归路。


  但很快更绝望的就来了,随着后面的泰山军突骑不断将残余的潞县溃兵往护城河的方向赶,这片地方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渐渐的,最前面的潞县兵只能被挤入河中。


  春江水暖,但奈何这些人压根不会游泳,甚至不少被挤下水的吏士还披着甲胄。


  事物总是这样,在一个环境中有益,在另一个环境下却又会致命。


  甲胄和护城河都是保护性命的,但这会却无情的带走了他们的生命。


  在其他袍泽还挣扎扑腾的时候,这些人已经被沉重的甲胄给带入了水底。


  城头上,潞县令何羑木然地看着这一幕惨剧。


  原先清澈的护城河满是挣扎的人群,到处是漂浮的尸体,那些人脸上停滞着的恐惧和怨念,何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他终于明白,战争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真的是会死人的。


  数千人因为自己的一个决策而死。


  而且自己是真蠢呀!


  敌军只是一个假意撤退就能诓出自己出城,然后被敌军杀个回马枪。


  自己为什么要故作聪明,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


  突然,何羑叹了一口气,对左右道:


  “降了吧!”


  有一本县豪族出身的县吏不甘心,要劝:


  “县君,使不得……。”


  何羑无奈摇头:


  “没什么使得使不得了,如今这个地步,潞县已不可守。与其城内生灵涂炭,不如为他们做点好事。”


  其他县吏皆无言以对。


  是啊,仗打到现在,他们潞县人死得还不够多吗?血流得还少吗?


  汉室太伟大了,也太遥远了。没必要为了那些东西将潞县一代人都绝了。


  他们虽然是豪势,但和这片土这里的人是紧紧相关的。没有了子弟,他们又向谁做主人呢?


  如是,再无人反对。


  于是,潞县就这样戏剧的向城外的赵云投降了。


  直到潞县令何羑带着印绶和舆图白衣出降的时候,赵云都不相信峰回路转会这么快。


  实际上,应该绝望的是自己呀!被包围的也是自己呀!


  但事情就这样戏剧性的改变了。


  之后,赵云带着全部控鹤军子弟入主潞县,并拿着上党太守的印绶传壶关,放滏口陉的谢弼进入上党。


  就这样,当郭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的奔到潞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看着潞县城头高挂着的杏黄大旗,他没想到赵云已经拿下了潞县。


  不是说山穷水尽吗?


  带着疑惑,郭祖报出身份,然后吊桥放下,他带着两名疲惫的横撞将直奔城内。


  不多时,当赵云拿着郭祖送来的信,看着上面的这段话,眼眶湿润了。


  却见信上,张冲手书一段白话:


  “不要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不要被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不要为一时的挫败所灰心。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有力的条件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读着这段朴实的话语,赵云感受了一种无穷的力量。


  他面对着三垂岗的方向低喃道:


  “诸君,你们在黄天还好吗?云想你们了。!”


  至此,赵云潸然泪下,再无外面的坚硬,一度哽咽得泣不成声。


  一直以来,外人都至看出了他的一帆风顺,谁又知道多少个夜晚他辗转反侧。


  他知道外人是怎么想自己的,也明白自己的努力证明可能也只是徒劳。


  他也明白自己的能力。冲荡横阵,他有信心,但两阵相决,他没有信心。


  但各种因素汇聚在一起将自己推到现在这个位置,他退不得。


  家姐在宫中需要自己,小侄子也需要自己。


  所以即便超出能力,赵云依然咬牙坚持。他白日里巡营不懈,与弟兄们同甘共苦。晚上在军帐,他就学习兵书和王上整理的战策。


  就这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直到迎来一场三垂岗大败。


  说实话当时他确实有点心境崩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作为一个将帅。


  但直到他看到王上这封信,赵云释然了。


  他知道王上的意思,一个人如果不能接受失败,他就不会走向成功。一个人从没有失败,那他其实也不曾真正踏入过成功。


  正如王上的那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此心向着光明,纵然过程曲折,不也一定会到达前方吗?


  自己此战如是,咱们这黄天大业不亦如是?


  尤其是那最后一句话:


  “有力的条件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是啊,有多少人能看透结尾,这最后的胜利就是在艰难的时候咬牙坚持。


  此战,自己山穷水尽,但就是凭着一股愤怒的力量一直坚持。


  而对面的潞县令明明占据优势,却被眼前的残酷而骇住了,他不是被自己打败的,是输给了自己的心。


  此刻,赵云抹干了眼泪,对着泰山方向遥遥一看:


  “诸君,请你们在天上看着,看我们建那黄天之世,我们终究会实现那理想!必然!”


  之后,赵云将这封信小心的用囊袋包着放在了内衬。


  做完这些,赵云敛衣,自信从容,对堂外大喝:


  “唤诸将入内!”


  话落,一排排扈兵叉腰大喝:


  “唤诸将入内!”


  声音越传越远,很快诸将甲片碰撞,齐齐进入节堂。


  徐盛、韩当一左一右领头,带诸将向着上首的赵云抱拳:


  “见过军主!”


  此时赵云面色严肃他站了起来,抽出佩刀,暴喝:


  “我泰山军血债就要血来偿!”


  此时诸泰山将内心的愤怒被这句话点燃,他们齐齐拔出佩刀,发誓:


  “血债血偿!”


  这杀意凛然直冲云霄,那东南的天猛然放亮,好似真是那些英灵在回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