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三转一响”齐了!(求收藏票票追读)(1 / 1)

加入书签

他很淡定打开两封信,果然是被采用的消息。

  《解放军文艺》的编辑还在回信给方明华给予很高评价:“这一代最可爱的人,就需要你们这些作家宣传出去。”

  最后还很贴心的提示说他们出版社发行的单行本《芳华》要迟点,具体发行数量根据《十月》那边的读者反应。

  其实,出版数量多少从经济角度看和方明华关系并不大。按照1980年国家版本的《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著作稿每千字三至十元(超过800元还要上税。)

  另外,对印数稿酬也做了规定:印五十万册,获得相对基本稿酬的百分之五十!

  50万册!

  才基本稿酬的一半!

  当然从作品的影响力和作家的名誉角度上看,多了当然好。

  “明华哥,来信还说什么?小说采用了吗?”旁边的张宝福问道,看他样子比方明华还着急。

  “嗯”方明华点点头。

  “明华哥,你发了呀,要请客!”张宝福兴奋的叫起来。

  “没问题,今天中午咱们就去吃羊肉泡!”方明华笑道。

  确实小发了一笔。

  两个杂志社都给出了千字9元的标准,126875个字,稿费为114187元,扣除缴纳5个人所得税,最终是108477元,两家一共加起来就是216954元。

  不错了!

  发了稿费要请客,请陆遥陈中时他们自然不能一碗羊肉泡打发,陆遥在五一饭店摆了一桌相当于开了个头,方明华只好跟上。

  除了几位关系好的作家,他还请了黄社长以及杂志社的三位主编,本来还要请杜朋成,但却被陆遥悄悄挡住,说杜主席最烦这一套。

  不但你请不动他,还不给你好脸色。

  哎好吧。

  那只好等过年时候提点东西去拜个年吧。

  除了请客,剩下的钱方明华就开始购物。

  先给自己买了一块梅花牌手表价值168元。现在也算有身份的人了,没有手表怎么行?

  这年头,在人多处经常挽起袖子假装看表这感觉就和九十年代初拿着大哥大,千禧年后拿手机在人多广众之处旁若无人打电话是一样爽。

  当然方明华是个很内敛的人,不会去显摆。

  只是确实需要块手表,走到路上不知道时间真痛苦。

  本来方明华给妹妹也买一块女式梅花表,但妹妹坚决不要,自己一个学生,咋能戴这种奢侈品?

  最后方明华给妹妹买了一块电子表价值也不菲——15元,而且是从香江那边过来的水货。

  给老妈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抬回去以后被老妈大骂他是败家子,硬是不要。结果第二天就跑到隔壁张大婶家去显摆说,有什么缝缝补补的,尽管过来使用。

  “是我家小华用稿费买的,148块!”得意之情,无以言表。

  当然不能落下老爸,方明华觉得他钓鱼一天呆在水边太寂寞,就给他买了一台红灯牌三波段半导体收音机价值80元。

  不过老爸只用了几天就扔给方明华,还埋怨他有了他买的这玩意,光顾听广播了,好几条大鱼都失误了!

  方明华只好送给妹妹让他好好跟着学英语。

  “bbc、ei国之音的什么坚决不能听哦。”方明华提前给妹妹打预防针,别被洗脑了。





  哈哈

  咱家三转一响都齐了!

  下一步就是八十年代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黑白电视想办法买个,别的什么都没处放——筒子楼太小了。

  其实现在方明华最想解决的是房子,那种筒子楼他实在受够了!

  但现在你有钱也没有,安西第一批商品房还没出现,职工住房全靠单位解决。

  杂志社本来就不是个富裕单位,哪有钱盖楼?

  慢慢来吧

  《芳华》在《十月》杂志社全文刊登,立刻引起较大的反响,读者来信突然又多了起来,而且好多都是战士们的来信,相当一部分来自南疆。

  方明华决定一一回复,长短不说,但必须回。

  人家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你不至于连封信都懒得回吧?

  最起码的尊重。

  这天早上,方明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张宝福就拿着一大摞信封过来。

  “明华哥,这都寄给你的!”

  “行,放桌子上吧。”方明华说着,自己正在泡茶。

  “明华哥,你这茶叶不错呀,新买的?好香啊。”张宝福看了问道。

  方明华听了呵呵一笑:“是啊,在民生买的,也给你倒点?”

  “那多不好意思,老喝你的茶。”张宝福说着,却从口袋里掏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空信封。

  方明华给他倒了些,张宝福拿着信封开开心心走了。

  看着对方消失在院子边上的背影,方明华微微笑了。

  这小子表面上看上去憨厚,其实脑瓜挺好使。

  泡好茶,方明华一封信一封信开始看起来。

  一般人的不回,军人些的都要回,特别是南疆那边的,回信要写的长些。

  其实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最主要是起个心理疏导作用。

  但一封信引起方明华的兴趣,竟然是来自济南军区的!

  看这字体像李存宝啊。

  打开信封一看落款,果然是李存宝写的。

  在信中,李存宝对方明华表示祝贺,还说他通读了这部小说很受感动。

  “一代人的芳华,每代人的故事,不知道若干年后,有人再读到这段故事,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在信中,李存宝这样说道。

  最后,他还透露自己创作情况,说小说初稿已经完成,名字叫《高山下的花环》,正在修改阶段。”

  终于要问世了。

  八十年代军旅小说中现象级的作品啊。

  当然还需要谢晋拍成电影。

  方明华摊开信纸回信,在信中先是谦虚了一番,说自己这是初次写军旅小说,而且本身不是军人,在部队上呆的时间很短。

  “但在南疆那六十多个日日夜夜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最后还说你的大作一旦发表,我一定第一时间拜读。

  其实

  不用看了。

  电影、小说我都看过。

  方明华微笑着将写好的信装入信封。

  “不知道,宋棠棠是否看到这部小说了吗?”方明华看着外面盛开的菊花,突然想到这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