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沐晟(1 / 1)

加入书签

历经数日,路程到达了分路口,一边是去广西,一边直去云南。

  “汉王爷,我们就此别过,到时安南境内再见”

  朱能和张辅对汉王道,他们两个是率军从广西境内进攻安南,而云南这边大军则是由沐晟带领。

  这沐晟也不是泛泛之辈,他是明朝开国名将,沐英次子,沐春得弟弟,时候比较好静,沉稳,不苟言笑,对于诗书特别感兴趣,所以也得到朱元璋得喜爱。

  洪武年间,西平侯沐春死了,英年早逝,膝下无子,于是朱元璋就把这爵位交给了沐晟。

  而这沐晟也不负朱元璋所望,继位不久,碰见蛮族叛乱,因为早年蛮族被他爹沐英击败,后又被他哥击败,在听沐晟继任了西平侯,对于这一个娃娃,当时蛮族首领,就不相信他能败在一家人手里面不成,于是再次乘机作乱。

  结果最后沐晟率领朝廷士兵,轻松在将其镇压,并设置了三府两州五长官司,来彻底平复云南。

  后面他一直镇守云南,平定几次叛乱,加之他熟悉这云南以及周边得情况,所以被任命为从云南进军安南得将军。

  而派汉王来云南,最主要原因,是朱棣要万无一失,广西有朱能是打过大仗得能将,而沐晟虽不差,却还没大战事迹,况且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时。

  加之汉王封地云南,神机营精锐得到了火绳枪,更加无可匹敌,所以前往协助,就算最后出现问题还有汉王能率领神机营及时补救。

  对于其他方面,朱棣可能担心汉王,但是打仗朱棣知道汉王是一把好手,培养下不弱于他。

  “朱将军,张将军,就此别过,安南境内再见”汉王拱拱道。

  道完别的朱能、张辅、驱使着胯下战马直奔广西去了,而这边,汉王重整军队。

  向着云南浩浩荡荡前去,最后一路上在也没出现什么,土匪劫道得事。

  花了五时间,快速行军赶到了云南,因为道路崎岖这已经算快了。

  云南府亦也是后世昆明,沐晟带官兵早早出城迎接,毕竟汉王是皇子,他是当初朱元璋安排得,后面为建文帝做事,虽然朱棣上台后一切照旧没动他,可是现在摆谱会不会让皇帝猜忌呢?

  他本就性格沉稳,所以考虑十分周全。

  在得知汉王要到时,立马出城迎接来了。

  “臣,见过汉王殿下”

  沐晟见汉王下来立马行礼。

  “沐大哥,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汉王搀扶,他也知道武将是支持他得,所以他对武将一定要好。

  而他称呼大哥自然也是为了尊重,因为沐晟老子沐英是朱元璋义子,和朱棣是一辈,沐晟稍长他两岁,所以称呼一句沐大哥。

  “这两位”沐晟看着汉王后面两个少年,一时间起疑问道。

  “这是我大侄子,这是犬子”汉王介绍道,末了继续开口道“俩子再京城闹零事,过分了,让老爷子罚下来历练历练”

  大侄子?犬子?沐晟也就一下明白过来,那不就是太子得儿子,和他儿子咯。

  这俩子犯什么事了,尽然要丢出来历练,不过他也没管赶忙见礼。

  “臣见过太孙,汉世子殿下”沐晟先后有序得叫道。

  “朱瞻基”

  “朱瞻壑”

  “见过沐伯伯”

  朱瞻基和姬阳两人也礼貌得回到,而姬阳知道沐家在云南可不简单,后面沐晟因为打安南有功被封为国公,世袭罔替,死后更是被追封为定远王,后沐府成为了沐王府,一直镇守云南至大明亡国。

  哪怕后世,沐王府遗址都还在。

  随后一番客套下,沐晟领着几人进入云南府城,而云南府城,自然比不上应府繁荣,也没江南等地得荣华。

  也因为云南历来贫瘠。

  甚至在民国以前,云南得财政年年亏空,都需要朝廷补助,因为身处边缘地带,土司众多,文化和经济上和中原地区有着较大差异,导致云南地区经济分散不稳定,加上这里也不是朝廷重点发展地区,也就限制了许多。

  “汉王殿下,我已在城中最大酒楼摆下接风宴席,还请汉王赏脸”





  沐晟礼节很到位,微微带着笑意道。

  “沐大哥邀请,自然得去,自然得去”汉王连连答应,怎么可能拒绝。

  随即一众人被邀请道,城中最大酒楼,姬阳和朱瞻基两人各自交谈,吃完饭沐晟邀请汉王去了沐府。

  在沐府,沐晟很快召集了将领来和汉王交流起来攻打安南之策。

  现在各路大军依旧还在集结过来,按照先前预定攻击时间还有半月,但是这段时间,他们派去安南查探得探子来报。

  安南已经是全民皆兵了,也在筹备大战之中,要想拿下安南也并非易事。

  “对了,臣听,火器有了新改变,不知道是何种改变,汉王殿下不如拿上来,让我们一瞧”

  谈论途中,无意之间提到了火器,于是沐晟问道了一句。

  提到这个汉王难免有着许些骄傲得到,“唉!也就犬子稍微瞎琢磨得,没想到还真成了,曲副将,拿一把鸟铳,一把二代火绳枪,和一代火绳枪来”

  这让沐晟等人明显眼抽一下,但是也都没什么,毕竟能改出来好得火器那证明,是真得有本事。

  而反观一旁姬阳感觉无比尴尬,于是提到,“爹,我和瞻基堂哥出去玩玩”

  朱瞻基听出去,顿时识趣得出去了,因为他也想出去玩玩,他们出去时,副将搬来了一个箱子,将枪从里面拿了出来。

  火绳枪中的鸟铳最精致,顿时间吸引了众人,然后在汉王讲解下,所有人瞬间明白了使用方法,一个个连连称奇。

  使用后更是赞不绝口,忽然间他们感觉以后打仗,或许要发生巨大改变了。

  因为这枪改变,直接让火器杀伤力,稳定性,使用等等方面得到了大的提升,那么火器将会在战场上得到大规模使用。

  不定日后就是火器对射的战争了。

  “不知道这鸟铳,有多少把”沐晟问道,毕竟他看了下,一代二代,都不如这三代的鸟铳。

  闻声这,汉王只能摇摇头,“八千火绳枪,有四千一代火绳枪,三千二代火绳枪,只有一千鸟铳,实在是鸟铳制作要比一代二代复杂好多”

  甚至一代好多都是从火门枪,永乐手铳直接改造的,一可节约时间,还能节约资金。

  而鸟铳不行,很精密,同时制作步骤也多。

  众人听完,点点头,这已经不差了,

  这里讨论热火朝,姬阳朱瞻基自认帮不上太大忙,于是两人在云南城闲逛起来,这里各种土司摊贩很多,基本卖的都是他们的特产。

  这到吸引了姬阳的兴趣,他想看看,有没有从外因为各种原因流传过来的作物,因为这一路走来,姬阳见到了太多,没饭吃而选择流滥人了。

  他记得有种很长,婴儿手臂粗的一种山药,好似叫铁棍山药,产地很多其中就有云南,产量也不错。

  早期都能达到三千,后世用现代农业技术能达到八千,虽名为山药,但是炖煮后也能吃,味道也不错,甚至大名鼎鼎的苏轼都自己种过,吃过,赞美过。

  甚至还写了首诗,“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

  能得到大吃货呸大诗人苏东坡赞美,显然味道不差。

  虽然可能不能成主食。

  但是大面积种植后,可以加工啊,可以加工成面条,饼等等,还可以混合其他粮食加工,这样也能为大明增加粮食,遇到灾荒也有更多调配。

  就算还有问题,但是只有无毒能吃就可以了,毕竟灾荒饿不死,吃糟糠都可以。

  不过让他失望了,他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不过到让他找到其他东西了,当然也不是太稀奇的东西,那就是西瓜。

  现在被称为凉瓜,虽然京城可能也有,但是他却没吃上,因为他在京城时,西瓜还没上市,他们赶路花了一月,这月西瓜熟才慢慢上市,现在可没后世那么先进技术,基本都是按照相应时节才有的。

  因此古代有立秋吃西瓜的法。

  朱瞻基见到凉瓜也是垂涎欲滴,于是两人一人挑了一个,当场让老板切开来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