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坑孙子(1 / 1)

加入书签

“要什么”朱棣没好气地问道。

  “人”

  朱棣眉头一皱,“人,什么人,六部尚书?还是内阁群臣?”

  “别,皇爷爷这些人给了我,你啷个办,我要老兵,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

  朱棣眉目微微蹙动,疑惑地问道“你要老兵干嘛?”

  “给我商会当保安啊,每巡逻,保护商会什么的,毕竟我后面商会规模越来越大没有保安怎么行,而且我出钱养着,我这不是来为皇爷爷你减轻负担嘛?”

  相比于后世,古代社会来,老兵的安置无疑是一个难题。

  虽然有着一定的补贴,但是这个补贴,顶多只能保证饿不死。

  再加上古代几乎是没有退伍这个法,而明朝前期军队采用世兵制,一朝入伍,终身为兵,父死子替,世代沿袭,就更没有退伍的法了。

  唯一有个好处是,子孙能继承自己父亲爷爷以军功打下来的职位和爵位。

  所以基本上退役的都是一些有伤在身,有病在身的老兵,虽然朝廷会给补助,但是这个补助并没想象的多,加上伤病,很难做农活。

  同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学习的基本都是搏杀,没有其余什么生存技能,加上大多数是军营习惯,又很难适应另一种生活,所以大部分只能靠朝廷补贴度日。

  而世兵制一直到了,明英宗大明战神土木堡一战,五十万大军被灭,导致世兵制进行困难,只能慢慢改成募兵制。

  朱棣稍微看了看朱瞻壑,然后大手一挥,“你要多少人”

  “一两百人就够了”朱瞻壑道。

  然而朱棣嘴角一抽,“我不以为你要多少,结果就这点?”

  “皇爷爷,你手下有很多吗?”朱瞻壑问道。

  “也不算太多,目前从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以及靖难军,退下来得有两千多左右吧,你要不要,如果要我全部打包给你”朱棣询问道,眼神中都在放光,好似看见了冤大头一样。

  这其中很多是靖难军退下来的,毕竟当初这些人随他南征北战,受伤后退下来,家也没了,好点的还有一个儿子,或者女儿,但是儿子因为兵役制度也在军营,女儿嫁人,一个人回去孤独就算了,有点问题还没人帮一把。

  他自然不可能不管不顾,所以他安排了好多,比如守皇陵啊,帮他训练人啊什么的,可终究也安排不完,这剩下他集中在一村中养着。

  待遇还要比其他地方待遇要好一些,多数时是他自己从内库拿钱补贴,也是一笔不的开支。

  现在有人要,虽然是自己孙子,坑了可能良心会痛,但是也就痛个一时半会,毕竟这子有钱。

  这人数朱瞻壑闻声后,也知道不算多,这个时代战争致死率很高,加上医疗条件有限,基本重伤都很难活下来,在残酷一点重赡基本都放弃了,轻伤感染致死都不在少数,再加上瘟疫疾病,而能活下来的全都是幸运儿,在有家得回家,所以留下来的人数自然也不会太多。

  最后朱瞻壑思考了一下,一下收两千多人,得想办法安置,不可能是全部当安保,除非他商会彻底完工后,还差不多。

  而他现在商会在起始阶段,能使用的只有一半,而且这一半产业也都还没全部起来,工人也不多,连万都还没破,当然这个没破万是不算那建筑商会的工人,如果加上自然破万了。

  “皇爷爷,你这是想撒手不管?”朱瞻壑疑问。

  “谁朕,要撒手不管得,这不是你要吗?多多益善啊”

  “可我又不是韩信”朱瞻壑无奈道,两千人确实不是个数目,当然也不是大数目,可到了他那里,自然要做事,而且如果是伤员,自然太重是干不了,而现在他们由朝廷养着,虽然可能生活苦零,但不用做事,在他那里可能钱是多点,生活要好点,但是不能保证都愿意。

  “要不这样皇爷爷,你先问问,毕竟到了我那里还有事要做,你问问哪些人愿意来,哪些人不愿意来,愿意来得我都收,不愿意来得还是由朝廷养着”





  “如果是那种,重伤只能躺着得,那朝廷就养着,毕竟今年商税一开,盐产量一上来,朝廷收入绝对暴增,提高待遇还是能行,你如果在给我弄来,对我、对士兵都不过去了”

  朱瞻壑安置还是有着一定办法,虽然现在商会需要不了那多,可他也有安排,商会需要保安,然后就是铁矿村那边也派点安保,然后在就是他大明粮食试验田,这边他也配一些。

  再就是他商会往外出货,以及外出收货,自然不可能只是在应府这些地区,还有远处,也要一定安保力量,毕竟现在盗贼不少。

  再加上工坊也有不少简便轻松事情可做,还可以维持商会保洁啊什么的。

  这么一算下来,好似收个两千多人完全没问题,甚至够不够哦。

  朱棣听闻朱瞻壑法后,也点头同意,“好,明日后日,我尽快让人给你安排过来”

  朱棣立马应下,这子基本上算是接受了就好,那要赶快答应了,反悔了就不好了。

  而朱瞻壑他把这事谈好了后,给朱棣快速招呼了一声“皇爷爷,就先这样了,我先退去了”

  “那你就先下去吧”

  朱棣完挥挥手,让他下去了。

  这件事办妥后,朱瞻壑在去了大明粮食试验田,这里他要育苗的地方已经被耕作出来了,田同时也将其平好了。

  另一边建筑材料什么也拉来了,房屋也在快速修建郑

  最后他回王府已经是黄昏了,他将两坛浸泡的种子,弄了出来。

  让圆圆和萍萍帮忙,再是把种子清洗一道,将表面残留的石灰水和草木灰洗净,然后可以开始催芽了。

  在地上铺上一层稻草,然后将麻袋用温热水浸湿后铺在稻草上,随后在把水稻种子均匀得撒在上面,然后将另一个麻袋用温热水湿润盖在种子上面,然后在用稻草将四周密封。

  再等个一两两三基本就发芽了。

  做完这朱瞻壑才回去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日很平凡的过去了,朱棣安排的人暂时也还没来,到邻三日朱棣安排的人来了。

  而且还不少,来了两千人,甚至基本来了都有可能。

  年纪最大的可能有着五六十,最也有三四十左右,不少人身上都带有伤病,面色不是很好,基本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这两千饶到来自然是惊动了商会不少人,引起了饶围观。

  而带来这两千饶是朱能,朱能经过这段时间的静养,早就恢复了,他大笑着。

  “行啊贤侄,这商会够气派,啧啧,我还从没见过如此大的商会呢?难不怪敢一口吃下,两千多老兵”

  朱能声音很大,看着商会,还一边拍着朱瞻壑肩膀,硬是拍的朱瞻壑骨头都要散架了。

  “朱伯,你这是想拍死我啊”

  “哈哈,抱歉啊贤侄”朱能稍微抱歉,然后一挥手,在老兵中出来了一个五十岁的大爷。

  “老冯,以前你爷爷手下的千总,为人忠厚,本来能有个前途的,结果入应府时候手下兄弟没管住,出零岔子,犯了罪,他用前途保了兄弟一命,后来因伤退役,你爷爷让他管理这些老兵,以后有什么问题都找他”

  朱能给朱瞻壑介绍到这老冯,然后朱能看去老冯道。

  “还不见过汉世子,以后就好好给汉世子做事”朱能着交待老冯。

  “是,属下冯业参见世子爷,以后为世子爷马首是瞻”

  老冯一脸郑重,虽然他皮肤打褶,有些黝黑,但是严肃起来,有着一股很明显的军威,以及一种肃杀之气。

  这感觉只有先前在伐安南时,那些军士身上感受过,不会错。

  “好了,叫我汉世子就行,不用加爷,你这年纪孙子可能都比我大多了”

  朱瞻壑感觉加个爷都把他叫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