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见倭寇王(1 / 1)

加入书签

朱棣寿宴一过,应府又恢复了平静。

  过了好几日,汉王得寿礼,才慢慢送来应府,还没入城就有人来通知了朱瞻壑。

  是汉王手下得心腹,“世子殿下,汉王爷吩咐的货物来了”

  朱瞻壑一大早听闻汉王爷得货物,让他一时间还有点不明白,过了几个呼吸,他才一下恍然大悟,原来是南朝倭寇送来了。

  “现在在何处”朱瞻壑出了王府看了看,并没有啊。

  “世子殿下,还在城外”

  朱瞻壑稍微思考了下,立马吩咐道“其他人先别管,把倭寇里面得王带进来,带去见陛下,其余人先看管好”

  “是”汉王心腹闻声后,立马去办了。

  大概半个时辰后倭寇王被带来了,朱瞻壑上下打量一番,这矮子长的挺别致啊,见到朱瞻壑倭寇王点头哈腰得嘀咕着。

  他稍微能听懂几句,很有拍马屁得嫌疑。

  不过朱瞻壑并没有管,直接让人带着去皇宫见朱棣了。

  他先去尚书房找到了朱棣,明了来意后,朱棣立马放下了手中得笔,“押回来了?”

  “回皇爷爷没错,就在外面,要见见吧”

  然而朱棣想了下,摇了摇头,继续拿起了笔,批改起来了奏折。

  “先让人打五十大板”

  “明白,皇爷爷”朱瞻壑听到朱棣吩咐,也是立马出去,对着左右护卫道。

  “拖下去,打五十大板”

  “是,世子殿下”

  随后倭寇王一脸不知所措得被带走了,嘴里面还在嘀咕什么,可侍卫并没有管。

  很快从远方传来了一声声得惨叫,终于半炷香时间后,倭寇王,宛若死狗被拖来了。

  而朱棣也换了一个偏殿见倭寇王,高高坐在上面,面色严肃,虎目之中闪烁着精光,盯着下面得矮子。

  倭寇王一进入,立马就有大臣呵斥道“见到大明皇上,为何不跪”

  这一吼,让倭寇王,顿时间双腿发软,一屁股坐在霖上。

  大臣见到倭寇没听懂,立马再用倭寇语言呵斥道,他是大明得使官,管理外交得,自然要懂得语言不少,据会七国语言。

  毕竟大明人才济济,加上时不时也有倭国使者觐见,还有倭寇来大明做生意,所以会倭国语言也不奇怪。

  闻声后,倭寇王连忙忍着疼痛参拜,也没什么不愿意,毕竟大明为宗主国,别见到皇帝本人,就连见到皇帝圣旨去了他们倭国,倭国的皇室都得下跪接旨。

  没办法华夏从古都位列世界之巅,震慑周边数千年。

  倭寇王,一跪下,立马叽里呱啦,一边哭,一边,这一哭一,就了半刻时间。

  “聒噪”朱棣呵斥,立马倭寇王也好似明白了一点,闭嘴了。

  “他什么”朱棣看去使官。

  “回陛下,他在求饶,求陛下别杀他,他他很少劫掠大明,他劫掠过多得一般都是倭国足利幕府,朝鲜等地得商船”

  朱棣自然不信这倭寇王话,但是按照他和朱瞻壑计策,确实直接整死倭寇王,太便宜他了,而且弄死了他们,又会出现新得倭寇,只要倭国不灭,倭寇劫掠大明估计一直会存在。

  所以他要一劳永逸。

  “你告诉他,朕不杀他,而且朕还要帮他,你问问他,他为南朝贵族,想要复国吗?”

  使官闻声后,虽然一脸懵逼,但是依旧照做了,于是立马回答道倭寇王。

  倭寇王闻声,整个人也稍微傻眼,大明皇帝要帮助他复国?复现南朝光辉。

  日本在1336年到1392年,同时出现了两个皇,南北各一个,以这两个皇为中心出现了所谓得南北朝。

  南朝是后醍醐皇主政,而北朝是光明皇,不过只是一个吉祥物,真正掌权得是足利幕府。





  这两边皇各自都有着传承,争夺正统地位,最后结论是。以南朝皇为日本正统,北朝皇保留名号,但不列入正统。

  于是在1336年后醍醐皇正式和足利幕府对着干,南北开始对着干,这一打就打到,1392年南朝势力衰退,被逼得交出了三神器,最后南朝败退,一些人没办法就逃到了海上。

  而这倭寇王就是南朝皇得后代,现在听闻朱棣要帮他复国,怎么可能不愿意。

  倭寇王闻声后立马点头答应,愿意,他怎么不想复国,将北朝足利幕府那帮狗东西踩在脚下。

  于是他立马点头同意,对于朱棣打他那五十大板也完全不放在心上了,一路叽里呱啦得了一大堆。

  使官也立马翻译。

  “陛下,他只要陛下你能帮他复国,他世代供奉大明,只承认朱家为皇,年年上供金银珠宝,美女奴仆”

  朱棣听闻世代供奉嘴角一抽,这狗东西,竟然想世世代代薅大明羊毛,想的挺美。

  “你回他,愿意就好,朕帮他复国”

  使官回答后,倭寇王又叽里咕噜了一大堆,使官有立马传话道。

  “陛下,倭寇他问,陛下要如何帮他,是直接出兵吗?”

  朱棣摇了摇头,“你回他,大明直接出兵,师出无名,要想复国只能靠他们自己,朕只能给他们提供武器”

  随后使官一阵翻译,倭寇王,也算明白了,又在期待得问道是何种武器。

  随后朱棣和朱瞻壑一看,于是道是“火器,同时也还能提供一些盔甲,刀枪,但是这些都不是白白提供,需要用金银来换”

  朱棣临时决定将那些要退役修补得盔甲和刀卖了算了,自己军队在造新得,而旧得缝缝补补,也耗钱,还不如卖了换钱更好。

  倭寇王闻声后,整个人呼吸都沉重了,对于盔甲和刀他倒觉得没什么,但是听闻朱棣能提供火器给他,他整个人都激动起来了。

  因为他在大明边境沿海见过用火器得明军,那叫一个神武,声如雷,快如风。

  不过当听闻需要金银来换后,倭寇王整个人稍微萎靡了,因为他基本没什么钱啊,于是倭寇王心翼翼的开口道,他暂时没钱,怎么办。

  朱棣等到使官翻译后,笑了笑,大手一挥,第一批货暂时不要你钱,你可以赊欠,等你打回倭国本土,有了金银后,在给钱。

  倭寇王闻声,立马点头答应了,毕竟这是他复国的唯一机会。

  随后就谈起了价格,朱棣大致算了下,火门枪一把造价在七百文到二两,但是由于朱瞻壑改良工艺后,有了火绳枪,火门枪的造价也就在七百文,甚至还能低,这一把卖个十两不过分吧。

  在加上火药和弹丸,火药一斤在一百四十文,他一斤卖个五百文,在多了这买不买的起也难,至于弹丸也便宜,一颗两文钱,卖个五文吧。

  还有火炮,火门炮一门造价二十两到三十两,卖个一百两。

  朱棣思考好了后,也就把价格定下来了,他也没定太高,先试探下,对方承受的了不,如果行,到时在慢慢加。

  朱棣将价格报出来了后,倭寇王思考一下,立马点头同意了。

  使官立马传达给朱棣,见到同意,那就好办了。

  “不知你有多少兵马”朱棣询问一声,随着使官的翻译。

  倭寇王很自豪得出了他又一千五百人,本来先前有着一千七百人,被汉王弄死了两百人,现在大概还剩一千五百人,其中好多被关押在福建。

  朱棣面皮不由一跳,他不以为有多少人,结果只有一千五百人,而朱瞻壑知道,一千五百人,在倭国来就已经很强大了。

  毕竟倭国打仗,基本就像两个村子搞械斗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