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变故(1 / 1)

加入书签

“这种桨叶还真奇特啊,不知道使用起来效果如何”宋礼他们谈论到时,也在分析,毕竟这和传统桨叶,完全不一样,甚至形状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

  “宋大人放心,这桨叶不但能提高宝船速度,还能大量避免能量的损害”朱瞻壑开口讲解,指着整个图。

  至于这螺旋桨材料,这个他并不担心,因为在最早期的时候,同样是使用的木头制作的螺旋桨,一样能驱动轮船,只不过容易损坏,所以改成了铁制。

  以至于后世轮船基本都是使用的这种螺旋桨。

  “这个是什么”忽然宋礼指了指轮船里面一个装置。

  “陀螺仪”朱瞻壑看着宋礼指道的那个装置。

  “陀螺仪是什么东西”

  “一个能降低船身颠簸的装置,又叫海上阻尼器,能够吸收船身颠簸的能量,当然这个装不装,就看你们自己改造设计了”

  因为现在大明的宝船,也有着自己的一套黑科技,防颠簸装置,首先是水密舱,是一种早期减轻船舶摇摆的装置,在船体内部设置独立密封水柜,利用水的惯性效应来平衡船体的摇摆。

  而且这还是其一,其中还有减摇龙骨,构造简单,经济实惠,减少摇摆的效果很好,很早就有了。

  在一个就是海鹘,哪怕后世都在使用,这个源于唐朝,史料记载,海鹘是在船舷两侧设浮板,形如鹘翼翅膀,在航行过程中,可以增加风浪中水得阻力。

  从而减低船的摇摆。

  随后朱瞻壑在给,宋礼讲解了陀螺仪的原理,顿时间,宋礼也就明白了,因为陀螺仪在唐朝就有使用痕迹,只不过不是在船上。

  “这三种,其中,第二个改变船桨这个你们必须改变,至于第一个加固船体和陀螺仪,我个人觉得,加固还是很有必要,至于陀螺仪就看你们,准备如何改造了”

  虽然改造宝船是在清江督造船厂进行,但这个部门也属于工部管理,而且朱棣还在召集下会造船的工匠前来。

  可是下了血本,当然也有朝廷有钱了这个原因、今年朝廷开了商税,盐业增加,还有运河今年所付银两,朝廷收入翻了不少。

  真真意义上,算是明朝开国以来最富一回,国库最充裕得一次。

  就银两,就多达四五千万两,别其余的了。

  因为今年就朱瞻壑商会,报社,商场,花楼,这些地方就上交几百万两的税收。

  同时倭国那边也将钱还来了,还在订购了一批武器,这一次订购的更多,直接订购了高达五十万两白银得武器。

  南朝那帮人,真就靠着朱棣卖给他们的火器重新杀回倭国,夺取了一半地方,连败北朝那一帮倭寇。

  这个消息,也让朱棣和朱瞻壑高兴不已,因为这就证明他们计谋成功了,现在就等他们自己将国力消耗干净,最后一举歼灭。

  最后朱瞻壑把图给了宋礼,让他按照今谈论的改造,其余地方就看他们自己了。

  他把事情处理完,也没在皇宫多待,他还有事情要办。

  出去后,先是吩咐人,把朱棣交代给他的事,让他给几个大臣送材事,安排好后,还嘱咐多送了一些,给他看着顺眼的,比如,夏元吉,宋礼,黄淮这些人。

  以至于后面当他们收到后,都是激动的,没想到真有啊,还水灵灵的,显然是刚采摘的。

  后面,朱瞻壑就商场上架了大棚蔬菜。

  这刚上架后,让来逛的人,都傻眼了,甚至一度以为自己看走眼了。

  “怎么可能,我眼花了吗?这是黄瓜?怎么可能”

  “还有茄子,菠菜,韭菜,甚至还有凉瓜,假的吧,还是我在做梦,让我试试”

  “啪~”

  “你个混蛋,打我干嘛,你要打,打你自己啊”

  这里吵吵唠唠,有人上去敲了敲西瓜,是真的没问题。





  众人还微微发懵的时候,有着售货员,穿着旗袍,扭着蛮腰走来,带着微笑开始讲解道。

  “这是,温棚里面培育出来的蔬菜,全是新鲜的,今早才从地里面采摘”

  来这里的人非富即贵,自然多少明白温棚这东西。

  随后一看价格,果然能在这个季节贩卖的蔬菜,就没有简单得。

  就单单一个黄瓜就要一两银子一根,菠菜三两银子一斤,更别西瓜了,竟然高达十两银子一个,当然稍微一点的,要便宜一些。

  本来商会掌柜觉得,这个价格,估计没人买,就连朱瞻壑也在想,若价格过高稍微调低一点。

  然而他还是低估了,那些权贵富商,也就短短两个时辰,全部一下被买空了。

  这一刻是真体会到什么叫做,物以稀为贵了,这就宛若胡椒一样。

  能在冬吃上新鲜蔬菜,那才叫有面,可这个季节的蔬菜,比肉还贵。

  这下朱瞻壑感觉,或许是自己把价格调低了,当然也没涨价,就这样刚好就行了。

  至于接下来时间,朱棣还是收到了不少,其他地方遭灾害的情况,于是朱棣立马派遣大臣带着物资前去救援。

  同时朱瞻壑算了算时间,安南得水稻应该要到收获的季节了,就等安南发来捷报。

  然而安南捷报美等来,反而等来了,辽东地区的战报。

  尚书房内,朱棣看着手中八百里加急战报,整个面色阴晴不定。

  “好大胆子,这鞑靼,他怎么敢的,这些部族怎么敢的”朱棣的怒火,让尚书房里里外外的太监侍卫,都低下了头。

  不敢发出丝毫声音,甚至都将呼吸降低了,害怕有任何一点声音,刺激到了朱棣。

  朱棣看着战报,慢慢冷静下来,但是整个脸上无比的阴戾。

  因为战报中明确指出了,今年因为提前入冬,北元各部族因为准备不充分,大雪覆盖,导致境内受灾。

  然后北元等地就从事了老本行,劫掠大明。

  其中鞑靼最先发难,集结了三万兵马南下袭击了大明多处边陲重地,发兵大同,宣府,大军压境河套等地。

  大明边境藩王将军积极备战,然而让人没想到,意外的是。

  鞑靼此举,尽然只是为了吸引大明注意力和目光,随后更让人没想到的是。

  辽东等地,忽然有着鞑靼人,入大宁。

  鞑靼大军选择了较远的辽东,这点让边境藩王将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他们目光都在大同,河套这边。

  在加上因为辽东地区,特别是大宁,现在得大宁和以前的大宁有了一定变故。

  鞑靼强势杀入辽东,通过大宁,而大宁这边,这两年迁徙来了不少部族

  部族忽然发难,大宁一下混战起来,而辽东其余地方,忽然和女真部落起了冲突。

  一时间鞑靼在这边如入无人之境,然后南下劫掠了大明边境,以最快速度抢夺物资后,随后立马扬长而去。

  可看完这战报,让朱棣差点掀了龙案,他是没想到去年大阅没镇住他们。

  今年依旧胆敢如此,虽然鞑靼每年都会骚扰大明,但是今年这太嚣张了,若放在前几年,大明国力尚未恢复,朱棣可能还得忍一下。

  但是今年不同了,这不削他们,他就不叫朱棣。

  很快朱棣平复了心情“哈哈,哈哈”而且还忽然笑了起来,把在这里的,太监宫女给吓到了。

  “朕一直,在找机会,没想到,你们既然把头送过来,让朕砍”

  “来人,传召,太子,汉王,赵王,朱能,张辅,……入宫,速速前来见朕”

  朱棣命令刚下去,顿时间太监忙碌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