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班里出了个中医苗子(1 / 1)

加入书签

实验小学。


  三班。


  作为孩子们的中医老师,陆九今天又在自己的休息日过来上课了。


  经过他一个多学期的授课,很多小朋友对中医的了解已经非常棒了。


  尤其是对五脏六腑的认知,完全可以当个小小的中医学徒。


  最近这一两个月,陆九也是想办法将中药的性味归经也加入到了漫画当中。


  比如哪味药吃进去之后,会走哪条经络,会对哪个脏腑起到调理气血的作用等等。


  尽管可能不会特别全面,但对小朋友来说,也是能够初步认识一些中药的用法。


  像人参,它就是味甘苦温,归脾肺经,入上焦、中焦,功效为大补元气。


  它对五脏都有好处,但单独服用的效果甚微,而且服用的过量,还会有坏处。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不缺什么营养,各方面都挺健康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每天用人参泡茶喝什么的,那么人参越好,对人的伤害越大。


  因为补益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是过了,多了,对人就只有害处。


  不过现在那些药房里的人参或者西洋参吃点没事,因为大部分都是假的。


  “老师,我昨天给我爸爸把脉了。”


  课堂上,陆九正考校众多学生有没有记住漫画中的内容。


  正点到罗笑笑的时候,这小家伙回答完忽然又乐呵呵地补充了一句。


  陆九闻言,不禁笑道,“哦?你看出什么来了?”


  罗笑笑道,“看不出来,不过我妈妈老说我爸爸很虚,老师,这是不是因为爸爸的五脏不是很好?”


  呃……


  陆九哭笑不得,“或许是你爸爸工作比较辛苦。”


  由于长期的教导,小朋友们已经对虚有了概念。


  而且很多小朋友非常聪明,大人们看似不经意的一两句话,小朋友却记得特别清楚。


  这其实就是人天生的八卦属性。


  很多家长都非常苦恼如何教小孩,其实压根不用教。


  对于教小孩,老祖宗早就总结出了经验,老师要言传,家长要身教。


  不要说叛逆期的孩子,就是七八岁的小朋友,你正儿八经教他,他不一定会,但是夫妻俩互相交流,或者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无意中透露出来的道理,小朋友往往就听到心里去了。


  就像罗笑笑这样,他妈妈可能是玩笑话的调侃,结果就被罗笑笑给记住了。


  甚至还主动来给他爸把脉。


  连上课,都不忘在他面前提一嘴。


  “没有啊,我妈妈说我爸每天闲得很,上班一杯茶,喝到下班就可以走了,老师,伱说我爸爸是不是病了?”罗笑笑很认真地看着陆九。


  “罗笑笑,你忘了老师教我们的东西了吗,如果是虚的话,肝虚就是头晕,两边肋骨痛,心虚就是晚上睡不着,左边胸口痛,脾虚就是吃不下饭,然后肚子鼓鼓的,大便是那种稀的大便,肺虚就是嗓子不舒服,咳的没有力气,呼吸很短促,肾虚就是腰和膝盖酸软,耳朵有嗡嗡嗡的声音,牙齿松动啊,你问问你爸爸是什么地方不舒服呗。”蒋泽深道。


  诶?


  这小家伙可以啊!


  陆九看向蒋泽深,满眼的欢喜。


  他虽然教了这群小朋友很多中医知识,漫画里面的内容也考过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学进去,并且还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小朋友,陆九也不清楚有多少。


  蒋泽深能够在这个时候讲出五脏漫画里面的知识,那就说明他刚才有在思考。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超过了其他小朋友。


  可以说,其他人顶多就是对中医有一点了解,但他们了解的中医知识是死的。


  蒋泽深不同,他真正把五脏漫画里面的知识点变成了自己的。


  这个发现倒是让陆九欣喜不已。


  “也是哦,那我回去问问。”罗笑笑道。


  陆九提示道,“虚可不能这么简单地去判断,人有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这是总体上的虚,五脏虚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判断,所以,就算问了你爸爸,也不要轻易下结论,你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还不足以给人看病。”






  “不过蒋泽深小朋友表现的很不错,能用学到的中医知识来思考问题,老师决定给你一个奖励。”


  蒋泽深听到这话,身板一挺,笑意在脸上绽放。


  “老师,什么奖励啊?”一旁的罗笑笑却是率先发问了。


  陆九笑道,“奖励蒋泽深小朋友去医院实习一天,跟我当小小中医。”


  哇!!!


  听到陆九这话,全班同学立刻羡慕地看向蒋泽深。


  他们其实都比较惧怕医院这个地方。


  尤其是生病的时候,一听到爸妈说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什么的,浑身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抗拒。


  但这次不同,蒋泽深不再是当病人,而是当医生。


  角色互换,吸引力就自然倍增了。


  毕竟大人们干的事,无论是什么,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


  就像每个孩子都渴望长大一样。


  “老师老师,为什么只有蒋泽深能去啊?”


  “老师,我也想去!”


  “老师,我我我!”


  “老师……”


  一时间,课堂上又开始叽叽喳喳了。


  陆九哭笑不得。


  还用问吗。


  这就是不让你们一起去的原因。


  在教室里,他尚且能管住这群小猴子,要是去了医院,可就不一定了。


  怕是稍不留神,这些家伙就能跑没影。


  “安静安静,人人都有机会,只要大家能够跟蒋泽深一样努力学习中医知识,后面我会带你们每一个人都去医院学习学习,怎么样?”陆九道。


  “老师,你要说话算话哦!”


  “老师,那什么时候带我们去?”


  “老师,我能给人看病吗?”


  “老师……”


  “……”


  看,小孩子就是这样,嘴里一百个为什么。


  你回答完一个,另一个就来了,没完没了。


  好在陆九已经习惯了怎么跟小孩子相处,几句话堵住了他们的好奇心之后,就开始了今天的授课。


  虽然他自己弄了个五脏漫画,但是官方的教材也并没有完全不学。


  只是陆九会将其中的重点筛选出来,一部分揉进漫画之中,一部分则在课堂上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陆九班上的这群孩子学到的中医知识,其实是要远超其他班的。


  毕竟除了汤义之外,安先达他们几乎都是在按教材教。


  而一个学期的教材只有五个单元。


  像上学期,小朋友们学的教材,第一单元就四篇课文《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医的起源》、《妙手祛病痛》。


  虽然也是以故事的形式,但是故事跟实际没有太大的结合,这里面也就第五单元的两篇课文《流水不腐》、《久卧伤气》还算是有点作用。


  这个学期的教材跟上学期大差不差,只是增加了一些名医用药材治病的故事。


  其实陆九能明白制定教材的人为什么这么干,无非就是想用故事来吸引小朋友对中医感兴趣。


  但他们大大低估了小朋友的智力、记忆力与想象力!


  教材上的这些故事,顶多只能算是中医的背景故事,了解一下即可,他们更应该了解的,其实是《黄帝内经》。


  如果有中医学者能够把《黄帝内经》编译成让小朋友都能看懂的课文,那才叫做真正的中医教学。


  只有真正了解了“人”这个生命的构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医”,否则,生命的过程你都不懂,那些干预生命健康运行的病,你又怎么能消除呢?


  陆九的五脏漫画,其实就是在以小朋友的视角翻译《黄帝内经》。


  只不过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而已。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