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一样的节目预告(1 / 1)

加入书签

每一个孤僻内向的孩子,经历绝对是不同寻常的,也要允许有一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蒲潼前世就是这样,在孤儿院长大的他从小就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情感交流,虽然院长很好,但那种缺失的感情,却是无法替代的。

  相比之下,孙奕霖的经历还算好的,她的父亲还在,也有人照顾她。

  只是属于母亲的那份柔软的记忆,再也不在了。

  或许自己更幸运一点也说不定,他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但她却是从有到无,这份落差可能会更大一点吧。

  他本就是班上孤伶伶的那一个,因此,这段经历也没多少人知道。

  孙奕霖:

  或许是第一次和人聊起这段经历,她的话很长,甚至有些语无伦次,蒲潼看了许久,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失去亲人的痛苦,绝对不是靠安慰就可以消弭的。

  孙奕霖:

  孙奕霖:

  蒲潼:

  他无法想象这个女孩现在的表情,也理解了她为什么要在线上说这一切,如果是面对面,他或许说不出这些真情流露的话吧。

  孙奕霖:

  一个全心全意对你好的人再也不会在你的余生里出现了。

  孙奕霖:

  蒲潼答应了她的请求,决定帮她写一首怀念妈妈的歌。

  或许本来就该是这样,他不是圈内人,这些歌不是谋利的工具,只是抚慰人心的良药。

  第二天上学时,蒲潼也没有把这件事讲给任何人,这本就是他心里最柔软的记忆,自己有必要去保守这个秘密。

  他只是告诉余纨纨他们,自己要写一首关于妈妈的歌。

  “你……怎么感觉今天怪怪的?”余纨纨眼神很尖,只是三言两语就看出了蒲潼今天有点不对劲。

  “没什么。”

  老实说蒲潼有点被感染到,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人的一辈子也充满着离别,这种悲哀无法排遣。

  他不想影响大家的好心情,这种小感慨也没必要多说。

  蒲潼扫了眼孙奕霖的方向,发现她还是像往常那样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和周遭的其他人格格不入。

  希望自己可以用一首歌,让她逐渐走出来吧……

  “话说我听节目组几个工作人员说,你这次预告片是全新拍摄的短片?”或许是看蒲潼有心事,余纨纨主动找了个话题,“今天晚上预告片就要发出来,时间够吗?”

  “其实视频很简单,拍起来估计半小时都用不上,剪辑工作就更简单了。今天晚上肯定可以按时播放。”

  听他这么一说,几人顿时来了兴致,预告片既要包含节目的大体,又要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被蒲潼说的这么轻描淡写,随随便便就拍出来的短片真的可以当做预告片吗?

  “你们今晚看了就知道了。”蒲潼故意卖了个关子,也不是他不说吧,主要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这种东西肯定是直接看了更直观。

  “神神秘秘的!”

  节目果然有固定的粉丝,但具体某一期的收看情况还是得看吸引人的能力。





  蒲潼的节目能引来多少人,今晚的预告片热度就能见真章,如果连预告片都吸引不到人,那到时候谁还看正片啊。

  他们倒是想看看,这家伙专门拍的短片是怎么个宣传法……

  节目的预告片在晚上六点,这时候,他们还在上下午自习,没有手机当然是看不了的,只能干等着。

  但关注蒲潼这期节目的其他人,却是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个预告片。

  这次蒲潼打赌负责这期节目拍摄的事闹得很大,闻讯而来的人也很多,但对于很多外界的人来说。这个节目到底是怎么个拍法,他们是完全无从得知的。

  很多人掐准了今天有预告片,也是第一时间就在官博底下等着。

  终于,节目的最新一期预告片新鲜出炉,时间足足有四分多钟。

  他们点进预告片,却没有看到想象中节目花絮。

  第一时间映入眼帘的是柔和白色的背景,其中有一行黑色的小字。

  “你有多久没有手写文字了?”

  网友看到这顿时一愣,还没等他们陷入回忆,场景切换到了街上,过往的行人匆匆忙忙,完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景象。

  节目的镜头像是第一人称视角,从街上走了几步,停到了一个中年上班族面前。

  “你有多久没有手写文字了?”

  看到这,大家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次的短片是一个街头采访。

  “除了名字的话,应该好久没写过了,我是一个程序员,工作五六天天就跟代码打交道了,要是让我现在写字,估计写出来的东西丑到我自己都不认识。”

  他的话很随意,却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很多人在离开校园以后,确实再也没有亲手拿过笔了,使用文字也都是键盘和输入法。

  很快,镜头切换到了第二个人,是个衣着得体的女人人,很有气质。

  “你知道薅羊毛的薅怎么写吗?”

  女人一愣,似乎是被问住了,她伸手在空中比划半天,好像是有印象,但就是想不起来。

  视频继续播放,第一人称的视角采访着各种各样过路的行人,问他们上一次写字是在什么时候?问他们某个常见的字怎么写。

  能正确写出字来的人极少,更有甚者则当场拿出手机开始搜索,最后,采访的人里只有五分之一还会书写汉字,有四分之一能写出对应的字来。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观众也纷纷陷入了沉思,如果采访了他们,他们会是15还是45?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在上学时候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字,现在已经模糊了。

  采访结束后,是一段很认真的独白。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电子产品普及,教育水平提高,人们用笔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已经成了人们的现代病。”

  “这个字你会写吗,这是摆在每个国人面前的一道汉字和汉语的人文考题。”

  在预告的最后,白色背景上缓缓出现了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汉字听写大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