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徐言使秦(1 / 1)

加入书签

又是数月充满艰辛地跋涉,前往巴国的魏国中大夫徐言终于抵达了如今已然属于魏国的雍城。

  雍城的行宫大殿之中,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这位从巴蜀归来的臣子,魏侯魏罃的心中便是一股激荡。

  “若没有中大夫不惧险阻,替我魏国出使巴国,我魏国又如何能够全心全意地攻略秦国?”

  “中大夫,请受寡人一拜。”

  徐言眼见着魏罃就要躬身一拜,心中大惊之下连忙上前一步,伸出自己的双手拦住了对方接下来的动作。

  “君上不必如此。”

  “若是没有君上招贤纳才,臣本该是临淄城中的一个籍籍无名之辈。”

  “手执符节远行千里,以口舌之力回报君上知遇之恩,臣只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吐露而出,目光注视着面前的魏罃,徐言当即同样是躬身一礼。

  “臣徐言,万万不敢受君上如此大礼。”

  此情此景旁人看到如何不会感到动容,作为这一幕幕场景的见证者,司徒公孙鞅与司马孙伯灵两人下意识的看向了对方。

  当两人视线交合一线,注意到对方双眼之中浮现的点点晶莹,一抹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情绪在两饶心头涌起。

  片刻之后,等到大殿之中弥漫的气氛渐渐归于平和,魏罃这才将目光看向了自己另外两名重臣。

  此时,司马孙伯灵立即上前一步,语气之中带上了几分喜悦,“倒是有一个好消息要禀报君上。”

  “据楚国境内细作传回的消息,巴国两万大军趁着楚国不备发起攻势。”

  “巴军不仅夺回了此前落入楚国之手的大片失地,更是已然拿下了巴蜀通往楚国都城郢都路途上的重镇西陵。”

  魏罃听到了孙伯灵的禀报,略微思考了片刻,脸上随即浮现出了一缕喜色。

  虽然西陵距离楚国都城郢都仍然超过两百里,又或许这已经是巴国所能够达到的极限,但这毫无疑问是对楚国的一次重大威胁。

  未来就算是大战落幕,只要魏国谋划得当的话,巴国便就是一柄随时能够刺入楚国要害之地的匕首。

  念及此处魏罃的目光再一次地落到使这一切变为现实的徐言。

  “如此大好局面,全赖中大夫之功。”

  “中大夫此次出使巴国,实在是有大功于我魏国,寡人决定擢升中大夫为上大夫。”

  “君上,臣……”

  徐言推辞的话语刚要出口,魏罃便立刻拦住了他,“上大夫莫要推辞。”

  “寡人这一个决定除了酬赏出使巴国的功劳之外,还因为接下来要交给上大夫的一件事。”

  听到魏罃又有任务交给自己,徐言也不再在封赏上纠结,而是面带几分严肃躬身等待。

  “臣徐言,但听君上之命。”

  看着身前的徐言轻轻点零头,魏罃便向着大殿之外缓缓走去。

  遥望着色已然变得昏暗的西方,魏罃淡淡地吐出了一句。

  “还请上大夫为寡人出使秦国,面见当今秦公嬴渠梁!”

  话落,魏罃迅速转过身来,看向徐言的目光之中尽是威严之色。

  ……

  秦国,陇西,狄道。





  经历泾水之畔的惨败,又在撤退途中遭遇了孙伯灵的伏击,秦公嬴渠梁只得率领大军退守秦国故地陇西。

  近十万将士血染疆场,历代先祖数百年的努力毁于一旦,再加上自己兄长嬴虔命丧魏军之手。

  这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击,就算是心志坚定如秦公嬴渠梁,一时半会儿也是难以释怀的。

  在领着秦国残兵抵达狄道之后,意志消沉的秦公嬴渠梁便整日不理朝臣,直到一个人出现在烈道城外。

  “启禀君上,魏使求见。”

  “不见。”

  此时手捧竹简却明显心思不在竹简之上的嬴渠梁,根本还没有听得清内侍的禀报,就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等到内侍接受了来自秦公的命令,准备转身回返之际,反应过来的嬴渠梁立刻将手中竹简拍在了面前的案几之上。

  “你刚刚什么?”

  面对着嬴渠梁的询问,内侍当即转身回道:“启禀君上,魏使已在府外,要求面见君上。”

  “魏使?此时来我秦国,究竟有何意图?”

  心中一阵自语之后,嬴渠梁恢复了些许君主的威严,随即向着内侍下令道:“去带魏使进来吧。”

  “喏。”

  不多久之后,伴随着这名内侍的去而复返,魏国上大夫徐言出现在了嬴渠梁的视线之郑

  就在嬴渠梁打量着眼前这位意图不明的魏使的同时,徐言的目光则是扫过了自己的周围。

  只见就在徐言前方的过道两旁,此时正站立着一名名秦军士卒,特别是他们手中的长戟戟刃之上闪烁着道道寒芒。

  注视着徐言并注意到他看到这些锋利长戟之时那瞬息的停顿,一丝笑意出现在了嬴渠梁的脸上。

  “如何?魏使,我秦军可精锐?”

  “秦军实乃下精锐,只是外臣曾经听秦军曾屡屡败于我魏军之手,不知秦公以为我魏军精锐否?”

  秦公嬴渠梁想要借他来泄一泄对于魏国的怒火,徐言却并不准备顺遂他的心思,当即便是一道凌厉的反击。

  听徐言将话完,嬴渠梁便是心中一滞,他目光再次扫过了自己周围的秦军士卒。

  “下去吧。”

  “遵令。”

  “魏国上大夫徐言,见过秦公。”

  带着几分无奈让秦军士卒退下之后,嬴渠梁看着徐言沉声问道:“不知上大夫来我秦国,究竟所为何事?”

  “为我魏国而来,也为秦国而来,更为秦公而来。”

  话到一半,徐言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面前的嬴渠梁,“不知秦公可愿再见长公子?”

  听到徐言话语中提到嬴虔,一股怒意立刻窜上了嬴渠梁的脑海。

  若不是魏国,他的兄长嬴虔又如何会战死沙场,现在这个罪魁祸首竟然来问自己想不想要再见兄长。

  一道利刃出鞘的肃杀之声过后,嬴渠梁已将手中长剑对准了面前的徐言。

  “魏使,莫非以为寡人手中长剑不利吗?”

  如此暴怒的秦公并没有让徐言失去方寸,只听他淡淡地吐出了一句话语:“若是外臣告诉秦公,长公子不仅没有死,如今就在雍城之内,不知秦公以为如何?”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