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赵佶(1 / 2)

加入书签

赵佶见得郑智来了,回头开口笑道:“郑将军,且上前来看看这副画。”

此时赵佶,丝毫没有了刚才在朝堂之上的怒气,看起来心情大好。连带郑智也轻松不少,起步往前见礼。

等到郑智一礼再抬头,面前五米长的画卷映入眼帘,看得极为眼熟。

再细看几眼,郑智脸色十分惊讶。对于画作之道,郑智从来都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但是对于面前这幅画作,郑智却认得出来。

赵佶见得郑智等着这幅画看得入神,还面露惊讶,开口笑道:“郑将军,此画技艺如何?”

回过神来的郑智连忙答道:“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当真是汴京的活画卷,把整个汴梁城门一景画活了。”

“哈哈。。。这幅清明上河图是朕画院之中一个名叫张择端的人所作,刚刚递上来与朕观瞧,这张择端倒是并不出名,画得这幅大作,当真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啊。”赵佶显然也才刚看到,对于这种画法也是新鲜。

郑智听言,忙道一句:“此画当世第一也!”

这句话倒不是奉承,而是郑智心中就是这么想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后世无价之宝,人人都夸。连郑智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画的人,也有意无意看到无数次这幅画的图片。

赵佶一听,看得郑智一眼,随即笑道:“郑将军看来是只通诗词,并不懂画作啊。此画胜在新奇,技艺也是不差,但是离当世第一差得太远。你看这些建筑,多是横平竖直,再看这些贩夫走卒,过于写实。技艺虽然堪称绝顶,却是格局太小,写实如此,已然就落了下乘,还多画贩夫走卒之人,便又落了一乘。只能作玩物尔,上不得大家之眼。”

郑智听言一愣,实在没有想到赵佶竟然如此评论这幅清明上河图,真正是与后世截然不同的评价。

却是郑智不知,清明上河图在这个时代属于尺画、工画。并不能上得大家之眼,唯有技艺与新奇上的出色,才让赵佶看了许久。也是因为技艺与新奇,还有画作中花费的心思,才打动了赵佶,没有弃之如敝履。

这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时代的街道照片,在赵佶看来失去了一份艺术感。

郑智自然不懂这些,开口问道:“微臣驽钝,多习武艺,陛下见笑了,不知陛下心中,何等画作才是绝佳之作?”

郑智心中也实在是好奇,也有一份好学。连这清明上河图都被赵佶说落了下乘,郑智便是真想看看到底什么画作才算上乘。

赵佶听言一笑,两袖一转,说道:“也罢也罢,便让你看看何等大作,才能堪称绝佳。把那幅千里江山图拿来上。”

梁师成拱手之后,往楼里隔间走去。片刻再回来,一副画卷稳稳抱在手中。

此时左右太监与侍女更是忙碌起来,一张一张的条案从各处搬了过来,拼接在一起。

郑智看着这个场面,哪里还不惊讶,不过是看一幅画而已,面前条案便摆上了十来张,全部拼接在一起,直有十几米的长度。

梁师成轻手轻脚把卷轴放在条案之上,解开锦布,慢慢摊开。

蓝黑白色相间,还有淡黄其中。映入眼帘便是高山耸立,随即江水浩渺。奇树怪石之间,点缀几间亭台。

再慢慢摊开几米,一种滂沱大气直扑面门而来,山势连绵不断,水磨长桥,茅屋村舍。

再有隐士行旅,飞鸟行船。慢慢展开,雄浑壮阔。

郑智看得有些呆了,两辈子从来没有欣赏过什么画作,再看这幅,实在看得人心旷神怡。

郑智步伐随着画卷展开慢慢往前而去,处处皆是景色,处处都用心非常。世间竟然能有人作出这样的画,惊为天人。

直到画卷止住,已然十几步之远,这幅画作,十米不止。

“郑将军,此画如何?”赵佶开口问道。

郑智慢慢往回,又走到画卷开始的地方,也感觉此画比之那幅“照片”,更显不凡的气势与作者胸中的格局,慢慢回道:“陛下,此画堪称当世第一,微臣今日长了见识。”

回话之间,再看开篇题跋,字迹圆润丰满,下趣÷阁柔和有度,正是蔡京手书,内容只说一个事情,便是这画作是一个叫王希孟的十八岁年轻人所作。

郑智看后更是惊讶,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竟然能作出这么一幅绝世佳作,便是用天才也能以形容。

赵佶见郑智正在看跋,开口笑道:“郑将军,这王希孟能出得此画,也不负朕花了半年时间慢慢调教,天才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