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一个行人(1 / 1)

加入书签

周叶生没有放弃,拿着扩音喇叭喊起来:“各位工友,昨天的上班时间,早上7点到下午6点,在这个时间段内,有没有人注意到东侧窗户外面,是不是有行人走过去?”

  他喊了一遍,工人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要做什么。

  10分钟后,周叶生又喊了一遍,还是没人回应。

  于是,刘温车拿走扩音喇叭,准备收队回去。

  他拿着记事本,刚迈出一步,身后的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呼喊:“我看到了一个人!”

  刘温车急忙回头,眼睛扫视着人群,寻找刚才发声的来源。

  工人们交头接耳,顿时工厂里如蜂群舞动,细碎的声音不绝于耳。

  没一会儿,一个戴草帽的工人举起左手:“是我!我昨天看到了巷子里的人。”

  周叶生走进人群,把戴草帽的工人拉到办公室里。

  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工人拿下自己的草帽,他是纸板厂的老员工,今年已经56岁了,名叫秦国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头发卷曲着,脸颊十分消瘦,穿着灰色工作服。

  周叶生追问道:“你昨天看到巷子里有人,具体是在什么时间?”

  “在昨天中午,大概11点50分左右。”

  “昨天中午,那个人是谁?住在什么地方?”

  “是谁?我不认识他,是一个大约25岁的小伙子……”

  周五的中午,11点40分,秦国强像往常一样,左手拿着麻绳,右手拿着纸板,将10块纸板捆扎在一起之后,他停了下来。

  叉车师傅开动机器,把成捆的纸板挑起来,送到厂房西侧的集中堆放区。

  纸板厂的出货员在核对订单信息,他在堆放区清点数目,此时,捆扎区的工人们暂时无事可做,纷纷靠在墙边休息。

  秦国强从上衣的口袋里拿出一盒烟,抽出一根,点起火吸了一口。

  虽然工厂的入口贴着禁止吸烟的警示牌,但是,工人们还是忍不住偷偷抽烟。

  秦国强抽了一会烟,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铁盒,这是用来盛放烟灰的工具,他虽然喜欢抽烟,不过,防火意识还是很强的,每次抽烟都能保证烟灰和烟头安全处理。

  他轻轻地敲着铁盒,把烟灰抖进盒内,闲着无事,他抬起头,透过玻璃窗,看了看巷子里的情况。

  巷子有5米宽,水泥路很早就修好了,但是几乎看不到行人。

  巷子的北侧尽头,是一条小河,偶尔出现在路上的,只有附近工厂的小孩子。

  虽然是无意间瞄了一眼,没想到还真的看到有人在巷子里,那是一个大约25岁的年轻男子,穿着蓝色衬衫,黑色牛仔裤,脚上是白色运动鞋。

  这名男子由南向北,再从北到南,来回走动,左右张望着,不知道在找什么东西。

  反复徘徊着,10分钟后,他转过头,向北直走,离开了巷子。

  秦国强抽着烟,趴在窗户边看了很久,那个小伙子没有再回来。

  周叶生拿出画板,急忙询问年轻人的外貌信息:“那个小伙子,脸部有什么特征?”

  秦国强歪着脑袋,仔细想了想:“尖下巴,圆眼睛,高鼻梁,白脸……就这些,其它的,想不起来了。”

  周叶生挥动铅笔,迅速绘制出肖像画:“是不是这个样子?”

  “对,就是这个样子。”

  “老秦,非常感谢你提供的信息。”





  随后,周叶生和刘温车离开纸板厂,走出纸板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了,太阳西沉,黑夜即将到来。

  此时,鱼厂门前冷冷清清,围观的居民早已散去。

  厂房门前的警车横放在路上,吴坤正拿着相机拍照。

  刘温车抬头看了看:“天快黑了,还是回警局吧。”

  周叶生看向东方:“不着急,咱们去厂房东侧看一看。”

  他走在前面,顺着29号厂房门前的红砖墙向东走,红砖墙每隔10米,会有一个3米宽的出口。

  丁香街道的建筑楼有百分之八十为自建房,看起来乱糟糟的。

  街道办事处为了市容市貌,只能在重要的道路两侧建造遮挡墙,从视觉上阻挡违规建筑,厂房门前的这堵墙就是街道办的“杰作”,墙外面就是东西方向的行车道。

  29号厂房东侧,也是一条5米宽的路,不过,路面是细小的石子,崎岖不平。

  路的东侧是铁皮栅栏,穿过栅栏就是丁香小吃街,仅仅是一墙之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栅栏东侧的小吃街,人声鼎沸,夜晚来临,街道上人山人海,小吃摊上人声嘈杂,吆喝声不绝于耳。

  烧烤、砂锅饭、水煮牛肉、凉拌面皮……各色美食,数之不尽。

  这里,就是丁香街最繁华的地段,老人、儿童、工厂里下了班的年轻人……全部聚在长街上,平价的食物,充满烟火气的氛围,谁能不爱呢!

  小吃街的最南侧,是一家小型的水果店铺,安多水果店,店门前,一群老大爷正坐在椅子上下象棋。

  周叶生面向西侧,看着5米之外的29号厂房,这边的热闹和厂房里的宁静,真是最鲜明的对比。

  然而,刘温车并没有跟上来,他沿着石子路向北走,到达了厂房的背面,厂房的北侧,紧挨着铁皮墙的是一条15米宽的水泥路,路北是一条不到2米宽的小河。

  河上驾着木板桥,穿过木桥,迎面看到的是一家面粉厂,面粉厂的正门在东侧,南侧是水泥墙。

  现在是晚上7点30分,面粉厂的工人早就下班回家了,刘温车只得原路返回。

  周叶生在小吃街走了一圈,回到水果店门前,刘温车刚好赶到,两人汇合。

  “刘队长,你去了哪里?”

  “我去了面粉厂。”

  “面粉厂?”

  “对,面粉厂在鱼厂的北侧,它们中间隔着一条河,明天早上再去调查一下,秦国强说的那个年轻人,应该来自面粉厂。”

  “有道理,从地理位置来看,大概率是面粉厂的人。”

  “现在天已经黑了,刚好这里是小吃街,咱们先吃饭吧。”

  “刘队长,你吃什么?”

  “牛肉面!”

  周叶生拍着手:“我正有此意!”

  他们向北,进入小吃街的中部,在一家面馆前坐下,周围的桌子已经坐满了人,店老板忙得满头大汗。

  刘温车拿起铅笔在菜单上勾画几笔,撕下纸条,送到了拉面师傅身旁的票夹上。

  不到10分钟,店老板端着两碗牛肉面、一碟花生米、一碗辣酱、一碗卤鸭掌,放在周叶生面前。

  “不好意思,晚上人太多,您两位久等了,请慢用。”

  刘温车挥手说道:“感谢您的美食!”

  说完,两个人拿起筷子,大口吃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