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笔走龙蛇(1 / 1)

加入书签

“呦!”

  “好好好!”

  “这砚台可不错啊!”

  这天趁着收工休息的档口,张远领着几位女生在片场闲逛。

  别看地处郊区,生活购物不便,但风景是真不错,要不剧组也不会选这儿当外景。

  再有美女相伴,真是好不惬意,他着实体会到了古代大侠与红颜浪迹天涯的那种潇洒自由,天地宽广,心胸豁达。

  他正溜达呢,就见一群人围在一张桌子旁,其中两位导演,中年铁三角这几位都在。

  听他们阵阵叫好,张远他们几个也挤了进去。

  只见这些位面前摆着一张木质大桌,上面铺着一张大号的羊毛毛毡。

  这是在做什么呢?

  写字。

  张远不算太内行,却也在《金粉世家》剧组也从王伯昭身上薅了不少书法基础的属性点,一眼便看出,这毛毡是顶好的料子,价格不便宜。

  而众人正在夸赞的,则是一方砚台。

  “铁淋,这是端石砚台吧,我看着可有年头了。”对收藏颇感兴趣的王钢凑上前去,用他那对金鱼眼仔细观察。

  “哼!”张铁淋挺胸叠肚,就和他平时在电视剧中的皇帝形象一模一样,傲气的抬起了脑袋。

  “这是太平老人用过的。”

  于右任号太平老人,乃是近现代书法大家。

  在于老之前,华夏草书一般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而老先生却博古通今,取长补短,创造出了第四种,也是现在最常见的“标准草书”,做到了易懂,易看,易学,对书法推动有大贡献。

  可张远不明白的是,太平老人是牛逼,可你拿着人家的砚台牛气啥呢?

  这砚台又不是带魂环的附魔武器,你写字还能让于老顶号是咋地?

  笔。墨,纸,砚,张铁淋一一掏出自己的家伙什,换来阵阵惊呼,都是好东西,有渊源,有价值。

  张远眼看着也好奇,便开口向杨涛询问。

  “杨导,这是书法大会吗?”

  “剧组需要。”杨涛见发问的是他,便耐心解释了一番。

  他还真没瞎说,的确是片子要用。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么一个桥段,也算是名场面。

  谢逊第一次登场时,张翠山明知自己不敌,却依旧提出比试,并凭借自己的智慧赢下了对方。

  这便是金毛狮王功盖世,不及五侠铁笔书。

  张翠山在石壁上用判官笔写下了“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24个大字。

  这场戏若按照以往武侠片的拍法,应该让演员吊着威亚在大石头前扑腾一阵,安排炮药来上点点火星,到时候镜头一切,换上已经刻了字的石头就行。

  但赖水青拍过老版,想着这都新世纪了,得来点新玩意,便打算用特效做。

  他的想法是,让苏友朋在山石前带着剑气翩翩起舞,随后就像好莱坞英雄“从不回头看爆炸”般写完就回头,山石顺势崩塌,显出文字来。

  想的当然挺好,可特效也不可能凭空出现,制作得有模板,特别是这山石上的大字。

  所以就想着找个擅长书法的来写副字,交给后期人员。

  张铁淋爱显摆,一听这事立马冲到了前头。

  必须我来啊!

  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张铁淋的确会书法,他还是华夏国际书法协会的一员,甚至在几年后还当上了副主席。

  可这国际书法协会,重要的不是书法两字,而是国际二字……

  张铁淋一甩胳膊,笔走龙蛇,泼墨挥毫,转念间,一副大字便已完成。

  “来,大家鉴赏一下,哈哈哈!”这位颇为自得,看着自己的作品大笑了起来。

  而周围众人则是纷纷沉默,安静的就像去医院祝贺亲戚喜得贵子,却看到俩华夏人生出了一个老抽色小孩后的反应,一看一個不吱声,只能露出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张远也看呆了,这字怎么说呢……别具一格。

  这风格就像是本山大叔家的邻居吴老二,患了脑血栓后走道的样子,尽往一个方向跑偏!

  也对,字如其人嘛,人心是歪的,字怎么可能正。

  啪啪啪……杨涛是场面人,反应过后,立马带头鼓起掌来,其余围观者,包括张远在内也一同跟上。

  张远看了看台上那些名贵的笔墨纸砚,心说真是糟践了一堆好玩意。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差生文具多?”

  他说的小声,但被身后的陈紫寒,林菁,高媛媛三人给听到了耳朵里。

  这三位乐的直揪大腿,却不敢笑出声。

  要说张铁淋的书法到底怎么样,只能说很一般。

  不过他的字曾经卖出过10万级别的高价,因为那会儿他是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的院长。

  就像古代不少太监的字也能卖几千两纹银,那是字好吗,那买的是字吗?

  “杨导,咱们这关系,我就算你个友情价,一个字一千!”张铁淋颇为自得的摇头晃脑,要不说人家演乾隆合适呢。

  真有几分盖章狂魔的神韵。

  杨涛心里已经骂开了,就这玩意还卖我两万多,可脸上依旧保持微笑。

  “哎,张远你也在啊!”张铁淋一眼看到了他。

  “那天吃饭时你说你喜欢书法,想向我讨教来着,今天机会正好,我给你指点指点。”

  张远一指自己:“不合适吧。”

  “太合适了,你要珍惜这种机会。”张铁淋看着自己的字,又想到能赚几万,心情大好。

  我恭维你几句,你个老小子还当真了……张远心中吐槽。

  几番推脱,还是被对方给拉到了桌前。

  张远挠了挠头,从桌上挑笔,手掌略过刚才张铁淋用的那支昂贵的毛笔时,对方嘴角一抖。

  这小气劲的……

  他拿起一只坚挺的狼毫,舔饱了墨,又在砚台边顺了顺,撇去多余的墨汁。

  提笔上前,还未开始写,一旁的王钢抬了抬眉毛。

  “呦,架子不错。”

  擫,押,钩,格,抵,五指分布,刚中带柔,就一个字,稳。

  再看站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气定神闲。

  就连一旁的外行陈紫寒看出来了。

  “你们看,张远的状态好安定,跟平时的气质完全不同。”

  高媛媛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她不擅长书法,但见过父母朋友写字。

  张远现在给他的感觉,明显比其他人写字的姿势更稳重,这让她非常好奇,忽闪着大眼睛上下打量。

  究其原因,是张远在站姿中,用到了一点自然门“内圈手”和“鸦雀步”这两门基本功中维持身体重心的窍门。

  书法和武术都是国学,有相通之处。

  张远落笔,手腕发力,笔锋犹如苍龙入海,在宣纸上自由遨游。

  与刚才张铁淋的浮夸张扬不同,张远没有什么大动作,更没有大开大合的肆意畅快,而是静如止水,穆如清风。

  “静静,张远练过!”高媛媛凑近林菁的耳朵,悄悄说了句。

  “你怎么看出来的?”林菁不懂。

  “伱看他的手臂和手腕,全是腕子发力,手臂纹丝不动,肘关节跟焊死了一样。”

  “你再看他的握笔,毛笔在行进过程中,几乎一直与纸面保持垂直。”

  “张远写的是楷书,楷书又叫正书,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正字。”

  高媛媛歪着脑袋,她完全没想到,平时挺潇洒活泼的张远,还有这么中正大气的一面。

  笔走龙蛇,最后一个“锋”字的竖笔写完,张远收势如刀,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轻轻将笔放在笔山上,又吹了吹纸面。

  “铁淋老师,请指教。”

  张铁淋双手抱胸,习惯性的拼命眨眼,抿嘴不语。

  过了好几秒,他才开口道。

  “这字挺规矩,但是更像是学员写的字,缺了点灵气,也不够潇洒。”

  “没有突出的个人风格,有些匠气。”

  “张远,你得更豪迈啊。”

  “咱们男人写字,得要霸气才行!”

  听到“男人”,“霸气”这俩词,几位前两天才看到他伸舌头的女生差点没绷住。

  张远很世故的不时点头,就像大部分人面对领导训话时一样。

  脸上笑嘻嘻,心里p。

  就在张铁淋高谈阔论,讲述他的书法理念之时。

  一个秃溜光的脑袋从人群外钻了进来,看到桌上的字后微笑点头,随后开口。

  “铁淋老师,你这幅楷书写的不错嘛。”

  垮!

  张铁淋的脸当场就掉了。

  这是老子写的吗!

  他转身就要回嘴,可在看到来者后,却无奈的低下了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