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最惊险生产(1 / 2)

加入书签

南越国正式立国,在第二次击退士燮的讨伐军后,占据了合浦郡和郁林郡后,停止继续东侵苍梧郡,并且正式宣布复国。

朝廷的号召完全成了一场笑话,扣除刘表和刘焉加强了南方的防御措施以外,并未有其他诸侯前往交州讨伐。士燮在两度讨伐失败之后,也从攻势转为守势,不再主动进攻。

袁绍忙着和公孙瓒打生打死;曹操忙着巩固对兖州的统治;龚景根本是个老好人,北海太守孔融的压力很大;陶谦在徐州得过且过;袁术退回南阳舔着伤口;朝廷忙着打通丝绸之路;李明却是在忙着春耕的具体事情。

“为什么不愿意配合?粮本位必然要被金属货币所取代,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为什么还要如此执迷不悟?”李明看了来自下面各郡的汇报,庐江和九江那些地盘无所谓,其他几郡只有吴郡、会稽郡和福建郡配合进行农业革新这点,让他非常不满。

李明麾下已经有六万屯田兵,其中三万驻扎在夷州,不仅负责军屯,也负责建设海港和居民区,随着物资陆续到位,那边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李明甚至在那里建立了基隆县,并且安排县长,及其副手和县吏。

夷州西部有不少平原地形,全部开发出来可以开垦出不少的农田。同时靠海,可以通过渔获,来制作成鱼干和鱼松,海带和海苔也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

有夷州的帮助,会稽郡和福建郡的粮食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吴郡的粮食很大程度就能囤积起来,作为后续的战争储备。不过关键还是丹阳郡和豫章郡,两地都有产粮地,却根本不接受农业改革,提升产量。

“地方世家豪族所谋,不仅仅是粮本位这种安逸的经济体系!”郭嘉到底跟在李明身边有段时间,对于经济这种陌生的词汇,也慢慢不陌生了,“他们需要的是在粮食方面,至于我军的发展,甚至逼迫主公在某些方面向他们妥协。

放在以前,粮食便是钱,所以只要控制粮食,就算是控制主公的命脉。如今主公打算让粮食退出金融体系,那么他们就必须要花费更多的代价,去获得金钱。同时粮食的产量提升,他们要在粮食上制约主公,就变得非常困难。他们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只能拼命去抵制进步!”

“若我把提升产量,作为各县县令的考核指标,如何?”李明询问到。

“并不是很好,有条件改革的,他们根本不会去得罪世家。主公逼迫过多,他们可以挂印而去,到头来各县缺乏县令,甚至县吏,这些世家再煽动少数乱民作乱,不仅会对主公的声望有影响,也会让主公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没有条件,却忠诚于主公的那些寒门士子,他们或许会努力去做。只是若世家豪门凭着一年颗粒无收,也要让县的指导‘出现问题’。在他们的煽动下,百姓也必然会对我们的善意改革产生质疑,最终也会让改革变成无用功。”郭嘉缓缓说道。

“这算是步子迈得大,扯着蛋了对吧?”李明顿时郁闷,“放任他们这样的话,好不容易才听话的会稽郡和吴郡世家,怕又要闹腾了!”

“主公这番比喻倒是贴切……”郭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略不正经的笑了笑,这比喻虽然粗鄙,但倒算是真性情。

“调侃就不必,有什么实际的解决办法不?”李明没好气的问道,眼睛在郭嘉,还有郭嘉身后,正在沉思的戏志才和贾诩,“文和?”

“主公……”贾诩拱了拱手,“根据暗卫的汇报,河北如今打得最为厉害,大量的百姓南下逃难。属下已经做主,引导大部分的百姓南下江东避难。近期内,就会有大概三十到五十万的百姓,陆续南下。属下以为,可以扩招五万到十万左右的屯田兵,分别在长沙、豫章、丹阳和庐陵郡开荒,只要按照新的方法种上一年地,有了产出,再加上足够的引导,百姓自然也懂得接受这种新的技术。”

屯田兵由中央直辖,除了李明也只有任峻可以调动。任峻以前经历过饥荒,对军屯非常伤心,取代张默成为典农校尉之后,军屯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用屯田兵来大量屯田,倒是一个对付世家的办法。

“同时陆续恢复各地常平仓的设置,以有了产出之后,低价三年出售粮食。并且对所有运往外地的粮食征收高额的税赋,三年下来,那些世家必然只能服软。”戏志才补充道。

会稽郡和吴郡的世家为什么会服软,说到底是李明用了一大堆的作坊,把他们裹挟起来。大家逐渐习惯红利带来的好处,再加上粮食的增产已经无法避免,以至于大家不得不接受金属货币的概念。

丹阳郡,豫章郡,长沙郡和庐陵郡却还不习惯这样,是以地方的世家依然在坚决抵抗。

“要不要分出一些红利给他们?”李明想了想。

“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谁暴力抵抗,主公大可做做大放小,杀鸡儆猴一番。”李优却是有他的看法,三个地方的世家再大也不到哪里去,又有什么好害怕的?

长沙郡,这个已经被武陵蛮和区星祸害过一番,大的世家都被杀光了;豫章郡,靠近武夷山的关系,以前被彭氏祸害得厉害,包括庐陵郡也没什么有影响力的世家。唯有丹阳郡,别的不说,徐州刺史便来自丹阳郡。

“重点放在丹阳郡!”李明立刻就明白了重点,“如果趁机有借口对徐州出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