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霸府,一本万利【求追读】(1 / 1)

加入书签

“想想吧,这次董卓来袭,兵马的数量,由谁领兵,路线等等,我们都不知道。若能提前有所防备,无疑会减少很多损失。”

  曹操循循善诱:“没有一支强大的力量,来匡扶朝政,乱象只会愈演愈烈。”

  “组建我们自己的人马,越早越好。”

  “一人之力有限,招纳各方人才,齐心协力,才能无往而不胜。”

  荀彧目中隐含神采,道:“你要私自开府,如果被追究起来,便是暗藏野心。”

  “只要目的是对的,手段激进些又何妨?”

  曹操道:“你是这么迂腐的人?会害怕私自建府被追究?”

  荀彧反问:“那你呢?”

  这句询问包含着两重意思。

  “日久见人心。”

  曹操对荀彧伸出手:“我们一起,为这天下做些事。”

  荀彧回思几日来的接触。

  曹操的行事风格,谋勇兼具,狠辣果断,借各方势力的相互制衡,来增长自身权柄。

  荀彧并不反对曹操为自己谋划,获得权力的行为。

  想做事,没有巨大的影响力和人马,都是空谈。

  正是曹操的筹划布置,有效遏制了董卓。

  否则洛阳现在的形势,必然更糟。

  荀彧念头闪烁,曹操所说和他的想法近乎一致。

  理念相通而共聚,为天下,也为这倾覆在即的暮年王朝。

  “好。”荀彧点头答应。

  他刚才有些犹豫,是在考虑自身的决定,会给颍川荀氏带来的影响。权衡后才做出回应。

  这时,典韦选了兵器回来。

  没有双戟,他选了把从汉初传下来的青铜大戟。

  要知道因为有修行存在,墨家的制备能力也得以沟通天地,在一些武器上祭刻秘纹,无坚不摧。

  传承久远的青铜器,反而格外珍贵。

  它们历尽岁月,积累天地灵韵,坚不可损。

  曹操私人府库里的武器并不多,恰好有这把大戟,表面篆刻繁复的墨家构纹,清辉如水。

  典韦爱不释手。

  他和萧项一样站到门畔,正式入职。

  典韦,荀彧,一文一武,看似只有两个人加入,对曹操却是莫大的助力,胜似千军万马。

  曹操心绪起伏,但脸上丝毫不见波澜。

  【你招募了不世之勇的典韦,王佐之才的荀彧。招贤纳士:军师已得,虎将一人,你的气运,声望皆有提升。请尽快修行,吐纳牵引天地气运】

  曹操能感觉到囟门接引的气机,变得更茁壮,带动识海,丹田,都在发生着奇妙的改变。

  不过先不忙着查看自身,和荀彧还有事要谈。

  当下,荀彧起身对曹操执礼再拜。

  这是作为幕僚的觐见礼节。

  然后两人谈起怎么组建霸府,文武体系,如何归类统筹。

  曹操指出大方向,荀彧负责具体实施。

  荀彧这人有个巨大的优点,就是不嫉才。

  后来的曹魏,曹操麾下最顶尖的谋士,半数是荀彧介绍来的,郭嘉,戏志才,荀攸等等。

  所以曹操拉荀彧,等于同时有了戏志才,郭嘉等人。

  把工作都扔给荀彧,他觉得忙不过来,就会去找帮手来,给曹操麾下添砖加瓦。

  一本万利。

  “做这些要耗费巨量财物,钱从哪来?”荀彧问。

  “你颍川荀氏没有吗?”曹操也问。

  荀彧一脸懵逼,这是人话吗,拉他入伙还要倒贴钱?

  钱从哪来?

  十常侍祸乱天下多年,横征暴敛,民间一度流传说天下半数财富流入十常侍私囊。

  可见他们搜刮的有多狠。

  曹操送回家里一些,给父亲曹嵩,自己也截留了不少,且够用一阵子。





  用完了再弄。

  说完了组建霸府相关,话题转回到董卓身上。

  “董卓早年在地方就疯狂敛财,挖坟掘墓,私自养兵。”

  荀彧把探查到的一些消息说出来:

  “他在边关为牧守,将兵马养在关外和我汉土边缘的区域,劫掠往来商旅,所以很难查出。”

  曹操一直疑惑董卓这次袭洛阳的兵马来历。

  记忆中的历史,董卓在这一时期的兵马,远没如此之多。

  当然,这方世界和历史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差异也正常。

  董卓利用驻守边关的机会,和部分羌,氐等部族交战,又和另一部分交好,趁机在他们的土地上隐藏养兵。

  “还有董卓的弟弟董旻,原是大将军何进部下的奉车都尉。”

  “你前天就让我注意董旻,正如所料,董旻试图拉拢何进旧部,加入董卓麾下,以增其兵员。”

  荀彧话罢皱了皱眉:

  “董卓身边有很厉害的谋士,不仅善谋,且掌握了蒙蔽颠倒军营气象的手段。我派人潜入探查,险些被他发现,幸亏随身带着我荀氏祖上传下来的《荀子》。”

  荀彧从袖子里掏出一部泛着淡淡紫晕,光滑如玉的简书。

  凡世家大族,都是数代人苦读一书,精研其中的道理,用来为人处世,也用来交感天地。

  颍川荀氏,是儒家大成的荀子后代。

  他取出来的就是《荀子》,书上自带气运。

  随手翻开,便能看见劝学第一,修身第二…非相第五…非十二子第六…仲尼第七…王霸,议兵,强国,天伦,这些荀子传下来的篇幅内容。

  经过荀氏子弟一代代加持研学,融入各自的儒学修行,就成了护持族中气运的至宝。

  荀子共有三十二篇,涵盖军、天、地、臣,王等等内容。

  荀彧资质惊人,三十二篇荀子,他已将二十一篇通读透彻。

  他遇到谋士斗法,或者想做事情,便能摘取荀子篇的内容,气运,为己所用。

  荀彧答应为曹操谋事,便不在隐藏荀子篇,拿出来也是让曹操对他增加了解。

  “朝中情况如何?”荀彧问。

  “互相撕咬,相互牵制。”

  曹操一言以蔽之:“太傅袁隗恨不得杀了董卓,但形势所迫,显然做不到。

  我猜测,未来几天暗地里必是各用手段,争斗会很激烈。”

  荀彧道:“那你要小心了。”

  曹操选择回城的时候,就有所料。

  虽说董卓不会将他当成首要目标,但能顺手除掉他,肯定也不会客气。

  未来几天将相当凶险。

  当董卓尝试过,发现杀曹操的成本太高,而收益不大,才会放弃。

  “我让你留意的事情,有眉目吗?”曹操问。

  等待董卓的攻势,不如主动出击,没有让对方先动手的道理。

  荀彧:“有,今晚董卓可能就会有行动。我的建议是我们自己不出手,另做谋划。”

  “正合我意。”

  曹操:“有人急着立功,想对付董卓。我们成人之美,把消息给想立功的送过去,咱们坐山观虎。”

  交谈中时间过得很快,下午王允派人上门,接走了貂蝉。

  荀彧待了大半个时辰,便匆匆而去。

  等府内安静下来,曹操才再次看向外挂。

  【你已招募典韦,为其灌注武运兵锋,让他转为兵家,填充兵位,你也将为之受益。荀彧出任谋士,你已开始招贤纳士,帐下人马可查看】

  这是招揽典韦后,第三次类似的提醒了。

  “典韦,萧项,伱二人过来。”

  有了新将,不忘旧部,才是用人之道。

  典韦,萧项双双来到面前,等候吩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