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 一哄而散(1 / 2)

加入书签

“大明万岁!!!”

噗嗤,正喊着口号的造船厂厂长大张的嘴巴里射入一发马克辛重机枪大口径子弹,整个人的脑袋就如同一颗熟透的西瓜狠狠的摔在地上一般爆裂开来,失去头颅的实体甚至还在身体的惯性作用下,向前冲出十多米才倒地!

这只是整个冲锋队伍的一个缩影,这些武装工匠完全是密集的人海冲刺,就这么直勾勾的挺直腰板,大步向前,人挨着人,一发子弹穿死三四个倒霉蛋变得异常容易!

哒哒哒~哒哒哒……

沉闷的马克辛重机枪射击声并不是连续不断的,被灌入丰富马克辛重机枪操作经验的机枪射手,使用的都是常规的间歇式射击法,马克辛重机枪不是二战时期的通用机枪,扣下扳机一直扫下去也不会出现故障。

为了避免机枪卡壳等战时缺陷的出现,机枪手很少有死命扣动扳机射击的情况,电影里的机枪手摁住机枪不停息主要是为了观赏体验,真实的战场上,机枪都是只比点射快出一个等级的间歇式连射。

这样做不光可以有效降低机枪射击时的故障率,还能最大化的利用相同的射击子弹数目,制造更多的实体。

虽说人体无法挡住马克辛重机枪子弹的穿透力,但体内坚硬的骨骼终究是会阻碍机枪子弹的飞行,消弱其动能。

人体在命中高速运动的机枪子弹时,经常会被打出一个短时间的停滞,用游戏里的话来说叫做僵直状态……

这个所谓的‘短时间’就能使得必死无疑的人体成为一个天然的肉盾,导致后续大量子弹被其阻挡下。

因此,一战二战时期的机枪手,一般都习惯于进行间歇式连射,而不是如同现代战争中使用通用机枪乃至加特林火神机炮那样,一顿横扫过去。

毕竟,一战二战的机枪,与后世的机枪无论是质量上还是子弹供应度上,都没有可比性。

在信息时代,子弹已经成为廉价品,连一个普通小国都能支撑奢侈的子弹消耗,但是在一战乃至二战中,主流强国之所以不普及自动和半自动步枪,不是因为无法制造,大多数原因都是后勤压力供不上!

也就只有美国那种土豪国,能给每一名士兵都标配半自动步枪罢了,要是换做小日本单兵配备半自动步枪,光是子弹消耗就能给当时的小日本打破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