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听懂掌声!【求月票!求打赏!】(1 / 1)

加入书签

“叔父所言甚是!”

  “家师之才,经天纬地,军政谋略无一不精!”

  “干爹闲暇时常与我说,他得老师,就好比刘备得到了诸葛亮,就此有了兴复汉室的希望!”

  季式成功学守则第二条:在试图向他人灌输观点以前,要无条件的肯定对方的观点。

  朱元璋说过这样的话吗?

  反正没对季秋说过。

  可在场的人,又不可能立刻找朱元璋求证,只能听季秋在这忽悠。

  先前陈友定扼腕痛惜的模样,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季秋又横插一杠,以不会激怒陈友定的姿态,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

  尤其是在听到“兴复汉室”这几个字的时候,陈友定脸上的神情都是一阵恍惚。

  “汉”这个字,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影响和意义,都太过深远了。

  曾几何时,万国来朝,诸蛮拜服,仅凭汉人的这个身份,就能收获番邦小国心悦诚服的尊重与向往

  可现在

  汉人的身份,已经变成了一种枷锁,甚至是催命符。

  季秋以蜀汉作比,也是在暗暗点明朱元璋和方国珍,张士诚这种只想着偏安一隅,胸无大志的鼠辈不同。

  朱元璋的志向,是驱虏逐寇,再造汉人衣冠!

  不动声色的扫视了一眼陈友定等人,将他们凄然神伤的表情尽收眼底。

  季秋知道,他这句话,算是说到这群人元廷汉官的心坎里去了。

  不怪季秋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勾动了陈友定等人的心弦。

  实在是元廷不干人事,铺垫的好。

  在元朝,人有四等,汉人排第三,地位最低的,则是南方的汉人

  这时候,汉人虽然过的艰难,但至少还能活得下去,有才之士若是祖坟着了,还能进入元廷中枢,治理国家。

  等到那个一手导演出元末乱世的男人——伯颜上台后,汉人就连后面的那个“人”字,都可以去掉了。

  在他一系列天才般的操作下,元朝的阶级压迫到了纵观古今中外,都前所未有的程度。

  一头牛,这就是一个蒙古人杀死汉人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而汉人若是杀死了蒙古人,等待他的不是灭族。

  而是血淋淋的屠城,周遭村落尽皆戮没!

  而汉人在官场上的上升通道,也被关闭,像福建这种官员几乎皆为汉人的情况,在伯颜掌权期间根本不可能发生。

  当然,伯颜自己也知道他这么干,除了会被扎小人,还有可能激起民变。

  于是乎,又一个鬼才般的政策诞生,并严格落实了下去。

  汉人禁止持有兵器。

  短短几年的功夫,这个政策就变成了汉人严禁持有铁质的农具。

  违者诛族。

  想当官,当不了。

  想种地养活自己,却发现家里连个农具都找不出来。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就在元朝民间激愤一浪高过一浪,即将反噬到元廷自身时。

  伯颜提交了一个在他看来,能够一劳永逸的法子。

  杀尽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

  从这里来看,伯颜还是对中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

  至少他知道什么汉人姓氏的人数最多。

  尽管这个政策最后没能落实,但也给汉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陈友定等人,都是从那个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抓起来砍头的时代,成长起来的。

  季式成功学守则第三条:无论你和对方之前的关系如何,在谈话开始后,都要给彼此树立一个共同的敌视对象,在谈话中达成短暂的同阵营关系。

  陈友定,固然受元廷厚恩。

  可幼时朝不保夕,源自元廷的恐惧,同样是陈友定的亲身经历,并且记忆尤为深刻。

  原本还算热闹的气氛,霎时间也变得悲戚起来。

  陈友定更是悲从心来,端起酒杯正欲一饮而尽,随意一瞥,却发现麾下官员都是一副死了亲娘似的悲怆表情。

  情况不对!

  心中警铃大响,陈友定的酒意瞬间大散,眼神也随之清明了不少。

  “叔父可是身体不适?”

  陈友定抬起头,正对上季秋满是关切的目光。

  酒精仍在发挥作用,陈友定虽然察觉到气氛不对,恍惚间也只是转移话题道。

  “不说这些了”

  “听你方才所言,你乃是青田公弟子?”

  这话一出,引得不少人纷纷侧目,咋舌不已。

  一道道难以置信的目光直勾勾的落到季秋身上,实在是难以把这个处处透露着“不摇碧莲”气息的身影,和足智多谋,心怀天下的刘伯温扯上关系。





  青田公晚节毁矣!

  没搭理周围宛若关爱智障儿童般的目光,季秋嘴角上扬,朝陈友定神秘兮兮的开口道。

  “说起家师”

  “叔父可知,早已不过问世事的老师,为何会来到我干爹麾下?”

  只听“刷刷刷”一阵响动,在场众人纷纷竖起了耳朵,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陈友定沉思片刻,慢慢开口道。

  “为何?”

  下一秒,季秋歪嘴一笑,语出惊人!

  “因为家师在隐居期间,发现自己错了!”

  嗯?

  陈友定顿时面露不解,追问道。

  “青田公何错之有?”

  “造成如今这个局面的,又不是”

  季秋此时已经彻底进入了状态,不等陈友定说完,便大手一挥,继续掌控住主动权。

  “叔父此言差矣!”

  “家师不光错了,还是大错特错!”

  “有您的侄孙刘琏为证!”

  话音落下,陈友定等人立刻看向刘琏。

  呃叔父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纠结片刻后,刘琏懵逼的点了点头。

  见此情景,季秋立刻走到大殿中央,侃侃而谈!

  “家师在青田潜心向学,渐渐悟出了一门学说!”

  “也正是因为这门学说,家师才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立刻就有人声响起,急切的追问道。

  “青田公悟到了什么?”

  季秋脸不红心不跳,张嘴就来!

  “格局!”

  “家师给这套学说,取名为格局!”

  格局?

  福建官员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说过这套歪理邪说。

  陈友定倒是颇为淡定,还不忘追问道。

  “何为格局之学?”

  好了。

  从陈友定问出这个问题开始,就意味着他已经被季秋彻底忽悠瘸了!

  “格局,即是志向之大小、胸怀之宽窄、眼界之高低。”

  “人生在世!当有格局!”

  “光有格局还不够,还要打开格局!把格局放大!”

  “大格局者,心怀天下,胸藏大势,以苍生兴衰为己任。”

  “格局狭隘者,只能着眼于蝇营狗苟,细微小利!”

  “这样的人,就算窃据高位,终有一日也会被人取而代之!”

  “比如张士诚,方国珍之流!”

  陈友定等人立刻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

  有例子!

  这下直观了!

  “悟透这套学说后,家师就决定出仕!”

  “天下纷乱,隐居固然可得一时之安宁,又岂能获一世之安宁?”

  陈友定摆摆手,打断了口若悬河的季秋,疑惑道。

  “青田公既然决定出仕,为何不回朝中任职?”

  季秋自信一笑,朗声道。

  “这便是格局之说的作用!”

  “叔父试想一下,家师若是回到元廷,能改变局面吗?”

  这

  思虑片刻后,陈友定艰难的摇了摇头。

  若是元廷能够采纳刘伯温的建议,他也不至于隐居山林。

  “那让我们把格局放大!把格局打开!”

  “叔父,且看现在的局面!”

  “自打家师来到我干爹麾下后,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这等祸国殃民之辈,尽数灭亡!”

  “东南大地彻底结束了纷争,百姓们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

  说到这,季秋猛地看向陈友定,真切道。

  “叔父,我知道,你对我干爹可能会有一些成见。”

  “但就从结果来看,家师已经达到了出仕的目的!”

  “东南大地归于和平,乱臣贼子悉数灭亡!”

  “家师在元廷做不到的事,在我干爹麾下却是做到了!”

  “这叫什么?”

  “格局!这就是格局放大的作用!”

  “只要能达成目标,纵使道路有些曲折,甚至不被人理解,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这便是格局之说的一大精髓,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听懂掌声!”

  下一秒,离奇的一幕发生了。

  陈友定等人被季秋忽悠的是晕头转向,下意识的鼓起了掌。

  听着周围稀稀拉拉的掌声,一直沉默不语,静静看着季秋表演的崔兴,终于忍不住了。

  这他娘的也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