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窃取国运(1 / 1)

加入书签

第302章窃取国运

  看着陈景恪,在场众人的心情极度复杂。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打压宗教的行动,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他们这群走到哪都备受尊崇的人,却还要过来伏低做小,祈求对方高抬贵手。

  对于众人或疑惑、或质疑、或审视、或愤怒的目光,陈景恪处之泰然:

  “诸位可能不认识我,做个自我介绍。”

  “在下陈景恪,这次的针对宗教的行动,就是出自我的建议。”

  “新的宗教管理法规,也完全是我一手炮制。”

  跟在他后面的蒋心中一紧,手情不自禁的放在了刀柄上。

  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啊,万一这群和尚道士失去理智上来杀人怎么办。

  更后面的一群锦衣卫,也都握紧了兵器,好随时支援。

  “我打击的是所有宗教。”

  众人:“……”

  “你们知道大明去年的税入是多少吗?三千四百余万贯。”

  陈景恪打断道:“说话之前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陈伴读,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否则就是拼了这条命,我也要讨一个公道。”

  “大师你说错了,我没有针对佛教。”陈景恪一手负在身后,走到众人面前:

  “共抓捕僧道一万二千六百余人,其中僧侣七千余人。”

  “请问,这些钱财是哪来的?”

  “购买掳掠良家女子,囚禁在暗室里供其淫乐。”

  这让众人的脸色更加难看,也不知道是因为被羞辱,还是被查到这么多不法之事感到羞愧。

  说到气愤处,陈景恪声音都提高了几分,直接将手中的证据扔在众人头顶。

  “什么叫富可敌国?这就是。”

  “又有多少人,被你们这些大慈大悲的活佛真仙,害的家破人亡?”

  陈景恪嗤笑道:“为何打压宗教?你们有何颜面问出这句话?”

  纸片飞舞,落在众人身上。

  “你们吃斋念佛十辈子,也不可能赚那么多钱吧?”

  张宇初上前一步道:“贫道张宇初,敢问陈伴读为何针对宗教?”

  “有女子受不了屈辱选择自尽,有女子贞烈告官,被倒打一耙而惨死……”

  “靠小把戏欺骗百姓,油锅捞钱,土里长佛……”

  “让我看看你们的同道都犯了哪些罪……”

  道教那边就有人想站出来,替张宇初讨回公道,却被他给拦住了。

  他一边说,一边信手将那些证据扔在地上。

  陈景恪怒视众人,道:“我说的这些罪行,哪个庙观没有触犯过,站出来我给他道歉。”

  “阿弥陀佛。”法正宣了一声佛号,就想开口说话。

  陈景恪抓起一沓,随手翻了两下:

  蒋立即从旁边的锦衣卫手里接过一个托盘,来到他身边。

  法正:“……”

  即便是以他的心性修为,都升起了一股无名火,默念了好几遍阿弥陀佛才控制住:

  “贫僧少林方丈法正,敢问陈伴读为何要如此针对我佛。”

  张宇初等人的脸色有些难看,这是完全撕破脸不给大家留一点面子啊。

  “这半年时间,锦衣卫共查封有名有姓的庙观七百七十四座,不知名的小庙一千余所。”

  或许是因为太愤怒,他直接将那些证据扔在了众人身上。

  本来还义愤填膺的僧道,这会儿一个低着头什么都不敢说。

  “假借神佛赐子之名,暗中奸淫良家妇女,事后还骗取高额钱财。”

  “公道?”陈景恪嗤笑一声,头都没回,朝身后的蒋招了招手。

  托盘上面码放着一尺多厚的文书。

  “收受百姓贡献的土地,共计查出良田三百余万亩。”

  “这些僧道里面,身负罪名者有九百余人,依律当处死者三百三十余人。”

  “放高利贷,九出十三归都算是仁慈的,驴打滚……你们知道什么叫驴打滚吧?”

  “这些还只是聚敛钱财,再看看别的罪行……”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共计查获赃款八千余万贯……”

  众人皆低头不语。

  这种事情就和官员贪腐一样,根本就无法避免,只是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罢了。

  “别人都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你们不一样,们这锅汤就是用老鼠屎煮出来的。”

  人群里终于有人忍不住怒喝道:“孽障,安敢欺辱我佛。”

  “当啷……”蒋直接抽出腰刀:“谁敢在镇抚司放肆?”

  ‘哗啦!’周围站岗的一圈锦衣卫也围了上来。

  氛围一时间紧张到了极点。

  “退下。”陈景恪摆摆手,等锦衣卫都退开,才说道:

  “方才那话是谁说的,我就不让你站出来了。”

  “不过你的问题,我倒是可以回答一下。”

  “我自然不敢不敬佛,可你们算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代表神佛?”

  “如果神佛真的有灵,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你们这些人打入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打着神佛的幌子,干着人畜不如的事情,你们还有脸问我为什么针对宗教?”

  “阿弥陀佛,贫僧惭愧。”法正脸色苍白的道。

  少林的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错虽然没有,但小龌龊一点都不少。

  张宇初也羞愧不已,他被敕封大真人以来,龙虎山掌握的财富增加了一倍有余。

  虽然不是他有意为之,可事实上确实触犯了律法。

  其他各家脸色也多少都有些不自在。

  陈景恪质问道:“谁来告诉我,佛道两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虽然提出了疑问,他却根本就不给那些人说话的机会,自顾自的说道:

  “教化百姓安抚人心?儒家做的比你们还好。”

  “儒家还制定了一整套的道德礼仪标准,用来规范世人的言行。”

  陈景恪很清楚,这些人都是打嘴炮的高手,不能陷入无止境的口水仗。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给他们开口的机会,然后还给他们泼脏水,逼着他们自证清白。

  如果他们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那自然就是黑的了。

  就算能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听辟谣呢。

  对方甚至会直接关麦,不让你发出任何声音。

  这一招,前世西方经常拿来对付其他国家,中国就是受害者之一。

  陈景恪现在就活学活用,拿来对付眼前这些人。

  “让我想想,先秦时期不曾有佛道,夏传千年,商传五百余年,周传八百年。”

  “东汉时期始有佛道,然两汉加起来才只有四百年国祚。”

  “等佛道大兴,好像只有两宋国祚勉强超过了三百年。”

  “东汉才是最惨的,汉明感梦迎来了佛教。”

  “可是自他之后,东汉再没有一个皇帝寿数超过四十,连三十岁都少有。”

  “东汉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几岁,乃历代最少。”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怀疑,是佛道两教窃取了国运,所以才导致之后朝代短命的?”

  “嗡……”此言一出,会场犹如炸了锅一般。

  一旦这个罪名被证实,那佛道两家就真的十死无生了。

  不,哪怕今天这番话传出去,对佛道两家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打击。

  国运之事虚无缥缈无法证实。

  可佛道出现之后,再难有三百年王朝是事实啊。





  你说那些统治者会怎么想?

  别的不说,旁边的蒋已经在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他们了。

  法正脸上首次露出惊慌之意:“施主口下留情。”

  张宇初也惊骇的道:“陈伴读,吾等实无此心,亦无此能力啊。”

  陈景恪冷笑道:“和我说没用,你们先想一想,如何给陛下解释吧。”

  众人一颗心彻底沉了下去。

  这是镇抚司衙门,蒋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就在现场,今天发生的一切都会传入皇帝的耳朵。

  在事实面前,皇帝要是不产生异心,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他们已经开始怀疑,陈景恪正是靠着这番话,说服皇帝打压佛道两家的。

  否则朱元璋对待佛道两家的态度,为何会转变的如此之大。

  就在这时,刘渊然上前一步,说道:“陈伴读,明人不说暗话。”

  “你到底要我两家如何,尽管划出道来,没必要用如此……手段。”

  陈景恪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可是体玄子真人?”

  刘渊然回道:“贫道体玄子,不敢当真人之名。”

  真人是要朝廷敕封的,一般人私下互相称呼真人倒还没什么,在镇抚司衙门还是要注意点的。

  陈景恪却一改刚才的鄙夷,恭敬的道:

  “原来真是真人当面,陛下已经下旨敕封你为长春大真人。”

  说着他朝身后招了招手。

  蒋立即从旁边一名锦衣卫手里取过一个托盘,双手捧着走过来。

  陈景恪揭开上面的蒙布,露出一整套的服饰印信。

  “这是敕封文书和印信,请真人收下。”

  这个变化着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刚才还剑拔弩张,怎么突然就敕封真人了?

  这个陈伴读变脸也太快了吧?

  前倨后恭这个词,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吧?

  难道是为了分化拉拢道家?

  可到了现在的地步,完全没这个必要了啊。

  刘渊然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有些失态的道:

  “这……这……”

  张宇初也同样震惊,不过毕竟是经常面圣的人,很快就清醒过来。

  在一旁提醒道:“老师,快谢恩。”

  刘渊然这才醒悟,连忙朝着皇宫方向叩首:

  “贫道体玄子,叩谢皇恩。”

  然后他才起身,接过了那一套印信服饰。

  张宇初立即上前,帮他换上了那套只有大真人才能穿的罩袍。

  换成平日里,他们还不会如此急切。

  然而现在形势不妙,穿上这身御赐的衣服,就多了一分保全自己的希望。

  看着梦寐以求的荣誉,刘渊然依然如在梦里,问道:

  “敢问陈伴读,这是为何?”

  岂止是他,在场所有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边打压佛道不惜泼脏水,一边又敕封大真人,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陈景恪回道:“陛下得知真人去云南后自创长春派,招收弟子广传道教思想。”

  “又扶危救困,凡滇民有大灾患者,咸往求济,无不得所愿欲。”

  “为朝廷稳固云南民心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赐大真人之号以为表彰。”

  听到这番话,刘渊然比获封大真人还要激动:

  “有陛下此言,贫道纵粉身碎骨亦无悔也。”

  大明初立,才二十岁出头的刘渊然因才华被朱元璋器重。

  然而那时的他自恃有才,又年轻气盛行事直来直去,后得罪人被赶去了云南。

  要说心中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专研道教思想,开创了长春派。

  然后开坛授课,亲传弟子就有上百人。

  在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教化工作。

  现在得到朱元璋的肯定,更是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陈景恪话锋一转,道:“但陛下觉得还不够,你之前传教太过于被动。”

  “云南多蛮夷,彼辈不通教化,不知有华夏,不知有大明和天子……”

  “真人应该深入其间传播思想教化人心,使其明了己身,服从朝廷管理……”

  “这……”刘渊然有些迟疑,他岂会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可这与道教的清静无为思想相悖啊。

  陈景恪继续说道:“真人创立了长春派,必然也希望思想能获得认可并流传下去。”

  “可千年来诞生的流派不知凡几,能传承至今的又有几个?”

  “长春派不想步了他们的后尘,就必须要传教,要获得属于自己的道场。”

  “云南是佛道两家的空白地带,本地的小宗教不成气候。”

  “而真人先人一步,在当地有了一定的人心基础,正是为长春派奠基的大好时机。”

  “此举上不负皇恩,中不负己身,下教化黎民……真人还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刘渊然身在其中,还有些迷糊。

  但旁观的张宇初、法正等人,已然明白了陈景恪的真正目的。

  就是希望佛道两家深入蛮夷群体传教,教化人心。

  两家的人都长长地松了口气,有目的就好,有目的就好啊。

  有目的就说明朝廷不会真的灭佛毁道。

  然后一股委屈感油然而生,你想让我们帮朝廷教化人心,就直接说啊,为啥又打又骂又吓唬的?

  难道不知道人吓人会吓死人的吗。

  张宇初立即表态道:“陈伴读,我龙虎山一脉愿意进入深山,教化蛮夷部落,使其知大义懂礼仪明尊卑。”

  法正也说道:“我少林僧众皆愿为国效力。”

  其他各家也纷纷表示,我们也可以,马上就去。

  陈景恪却并不领情,说道:“强扭的瓜不甜,不想去没必要强迫自己。”

  “有些事情,你们不去做有的是人愿意去做。”

  众人的表情更加的不自然,这相当于是拿热脸贴冷屁股了。

  陈景恪不再理会他们,对一直站在旁边的妈祖庙祝说道:

  “毕良节。”

  毕良节连忙站出来道:“陈伴读,您有事尽管吩咐。”

  陈景恪露出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说道:

  “妈祖信仰出现的虽然很晚,实力也很弱小,甚至连最基本的教义都不完善,然一直致力于传教。”

  “现在东南沿海几乎人人信仰妈祖,南洋诸国也都有了妈祖的信仰。”

  “陛下对此非常满意。”

  毕良节骨头都轻了好几两:“这都是我们妈祖信徒应该做的。”

  陈景恪说道:“陛下敕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后,独享海洋香火。”

  “今后任何宗教任何神灵,神职不得与妈祖神职相冲突,否则视为邪神予以打击取缔。”

  佛道两家脸色大变,两教都有相关的神灵,这一下全都要没了。

  ‘噗通’毕良节激动的直接跪在地上叩头:

  “谢陛下洪恩,谢陛下洪恩……”

  “草民代百万妈祖信众起誓,必将终生致力于传播妈祖信仰。”

  陈景恪提醒道:“不只是妈祖信仰,妈祖也是我华夏神灵。”

  “你们应该传播华夏思想,向四方宣扬大明的恩德。”

  毕良节连忙改口:“是,草民知道了。草民一定教化四方信徒,使其明了华夏大义,知道大明天子恩德。”

  陈景恪又表扬了几句,就让他退下了。

  然后目视佛道两家众人,说道:“诸位以为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