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1 / 1)

加入书签




“我们真的能离开么?”
有大胆一点的民工激动的确认消息。
曾家辉认真的道:“能,请大家按照我们的统一安排。”他现场征用了几辆大货车,“把这些民工送到镇上,一辆车上去两名民警,负责维持好秩序。”
这些刚获解救的窑工们,一听说可以离开这里,全都惊恐万分的呆了一会儿,然后就立即走人,不问工钱,不拿行李,能坐上警方安排的货车就不错了,有的干脆徒步走,那些人来自不同的省市,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多岁不等,其中还包括很多残疾人、智障者,甚至是未成年人。
看着他们,曾家辉心情很难受,有的现在是成年人,可来的时候呢?恐怕来的时候未成年,而是在这种地方呆了一段时间才成年了。
第一个窑厂解救成功。
其他的就交给当地政府来办,这样的情况不仅一个镇上有,更不是一个县的问题,整个三江省不知有多少处这样的情况,解救那么多人不能全靠调查组。
一时之间,针对三江省黑砖窑事件,两个方面掀开了大阵仗:一个是按照上层领导的指示和调查组的指导,开展大解救行动。另一个是舆论风暴已经全面开始,外界已酝酿惊涛骇浪,而风暴的核心区,一片平静,三江省尤其是下面一些地市县的官员们几乎无人知道。
上级有关媒体报道了,作为三江省的省报只能照着宣传报道,这是媒体的一个政治要求。如果不报,那表示对上级关注的焦点问题不敏感,地方宣传部门承担不起责任。省报有了,县里的报纸只能跟着做。
作为石城县,本地的报道虽然不希望这样宣传,但没办法,只能在第一时间将此事汇报县里的领导。与此同时,县领导已经接到了市领导的质问了。
可就是这样,县里的领导口头承诺立即如何如何,下来却是觉得,“人家已经报道了,还能咋的?”
报纸,网络,这些媒体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黑砖窑事件的时候,石城县的县长等人却并不关注,以时间忙、不爱上网,避而不谈,并没有进行所谓的立即反应。
调查组都开始下来调查了,地方上还一派无所事事,市委书记接到省里的电话,还有些吃惊。“有这种事?”
中央的批示电传都到了,市委书记真坐不住了,紧急联系县委书记,“真出事了?”
石城县委书记已然明了,“可能出事了。”
“这么恶劣的事情之前为什么没有发现?”
在曾家辉曾经卧底过的黑砖窑,自然是首先被打击的对象,警方在这个黑砖窑里解救了一百多名所谓遥“民工”。从这里的排查证明,“黑砖窑”的大量存在已是事实,恶性例子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当地主动揭露这些打击中发现的问题并表明态度,舆论或许未必如此被动。
按曾家辉对当地官员的话说,“是你们自己没有敏锐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动向,丧失了舆论的主动权。”
石城县首先暴露的“黑砖窑”事件最为恶劣。地方政府此时开始意识到要赶紧作出反应,但事件已进入舆论旋涡。出现了这个恶劣例子,此时政府如能迅速反应,或许还有争取舆论主动权的可能,但基层官员却有另外的表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