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太子倒台的一千种办法(1 / 1)

加入书签




“不行不行,没必要为了我得罪太子,醉香楼我自己想办法。”陆瑾瑜摇头:“杀鸡何必用牛刀。”
面对强权,不一定非要用强权来压制,也可以智取。
“在娘子眼中,我莫非只是一把笨重无用的牛刀吗?”庭覆语气沉沉:“将我当成你的匕首,可好?”
“匕首?”
“匕首,便是需要贴身保存,悉心珍视之物,闲暇时需取出细细打磨,危难之时,则是解困的必要之物。”庭覆说着,抓起陆瑾瑜的手,放到了自己脸上,眼睛发亮:“娘子就当我是你的匕首可好,若是需要,尽管用便是。”
“嘶。”陆瑾瑜手心有些烫,她后退了些,才轻咳一声:“再怎么说,太子,也太”
“皇上想拉太子下下台,这担子早就落在了我头上,与他为敌,不过是早一日晚一日的事。”
“大皇子占长子之名,光纳贤士,野心勃勃,二皇子因其母妃被封继后,一跃成为嫡子,皇帝喜爱,母家势大,这些年一直备受众人瞩目。其余皇子同样蠢蠢欲动,却也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不足道哉。”
庭覆言罢,看向陆瑾瑜:“今圣上病重,而太子光芒最甚,几乎人人都以为,太子会是继承大统之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是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皇帝这个小心眼又多疑的君主,必定会对太子心生嫌隙!”陆瑾瑜瞬间反应了过来。
皇帝年纪大了,即将归西,乃是人之常情。
可底下还有年轻的大臣啊,他们都是未来朝中的中流砥柱,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这些人必定会想要巴结未来的新君,得到从龙之功,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
此举是为自己着想,却难免惹皇帝不悦。
手底下的人全都聚到太子身边献殷勤了,便愈发显得自己这个皇帝年老力衰,这种权利不受自己掌控的感觉,正是皇帝与统治者的通病。
“那你打算怎么搞太子?”陆瑾瑜对权谋一窍不通,满脑子想着怎么搞钱。
“这些世家大族的贵公子身上,多多少少都有缺点,只需要寻个世人不容的污点挖出来,皇帝便能名正言顺的削了他的太子之位。”
庭覆的语气漫不经心,像是从前干过许多次似得。
陆瑾瑜神色复杂。
她要是皇帝,她也要宠庭覆。
这么一个好用的大奸臣。
要他除掉阁老,他第二天就带人上门抄家。
要他夺武将兵权,他第二日久掳了人一家老小,将兵符“换”了回来。
要他除了太子,他是真敢除啊。
“那问题又回来了,太子的追随者可不少,那些认定太子一定能继承大统之人,可不会轻易让你得逞。”陆瑾瑜皱眉。
那些人不一定是真的愿意追随太子,但这些年为了讨好太子花在他身上的时间与金钱,可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要是太子下位,重新换个皇子上位,他们不仅地位尴尬,损失亦是严重。
庭覆干的这事儿,不仅得罪太子,还要得罪一大波太子党。
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这天下,不恨我的才是少数,多他们几个不多,少他们几个不少。”庭覆笑眯眯开口。
陆瑾瑜无语:“虱子多了不痒是吧?”
“所以,娘子放宽心,若有需要,尽管吩咐为夫就是。”
“嗯我是个文雅人,那种动不动灭了人的事儿做不出来。”陆瑾瑜笑着摊手:“醉香楼既是京都有名的酒楼,那不如让其身败名裂,才算合情合理。”
庭覆挑眉:“娘子是知晓的,为夫不善商战,只会用那直来直去的手段。”
“啧,这你就不懂了吧,高端的商战,往往只需要最俭朴的操作方式,你照我说的做去办就是了。”陆瑾瑜笑眯眯开口。
“娘子细说。”庭覆凑近。
陆瑾瑜细细说了一番计划,半晌后,庭覆诧异看了她一眼,复而一笑:“好,都听娘子的。”
“如此一来,还可靠醉香楼一事,牵出背后的太子,让他在读书人眼中的名望降至谷底。”
这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人人都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若太子自此失了在读书人眼中的名望,未来行事便是步履维艰了。
二人在屋中谈笑着,几句话便将计划定了下来。
“日后大半夜莫要突然出现了,怪吓人的。”陆瑾瑜依旧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庭覆低头:“对不起。”
“哼,大半夜来我房中兴师动众的”陆瑾瑜转念一想,对方似乎只是一个人来的,没有到兴师动众的地步,便轻咳一声:“大半夜来扰人清梦,实是不妥。”
“那娘子梦中可有想到我?”庭覆轻笑。
回想昨夜的梦,陆瑾瑜忽然神色一僵,缓缓避开庭覆视线,语气也弱了几分。
“我睡觉从不做梦。”她轻咳一声。
庭覆看出她神色中的僵硬之色,却也是看破不戳破。
“忽然想起,今日来陆府,似乎还有另一件要事。”庭覆说着忽然笑了起来:“计划中断,我也要回来了,想必岳父大人的好心情要没了。”
陆瑾瑜无奈:“那老爷子年纪也不小了,你别总气他。”
“我面对岳父大人向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从未冒犯过。”庭覆语气委屈。
他确实没有冒犯过陆敬文,但对陆敬文来说,九千岁对着他喊岳父这一件事,便足够他老人家气血上头了。
“这三书六礼的流程,如今还走了一半,今日恰好有闲暇,是个好日子,我正巧去岳父处下聘礼。”
陆瑾瑜神色复杂。
因着女儿不用嫁太监这件事,陆敬文才高兴没几日。
今日庭覆若是带着聘礼上门,陆敬文怕不是要气疯。
“你悠着点。”陆瑾瑜有些担忧:“他本就不喜欢你,说话难免带着火药味。”
“娘子放心,我是有分寸的。”庭覆轻笑:“岳父早晚要知道此事,不如我亲自上门一趟,才算郑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