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秦法之弊端!(1 / 1)

加入书签




“没没放屁呀!”
突如其来的愤怒,让李浩打了个激灵。
不禁皱着眉头,心中暗自狐疑。
老赵怎么搞的?
好端端的,为何发这么大火?
吃错药了?
眼珠子瞪得吓人,跟骂了他祖宗十八代似的。
果然,始皇帝怒发冲冠,一股无名火自心头燃起,直冲天灵盖。
几乎都快要溢出来了。
“什么狗屁道理!”
“大秦自孝公开始,启用商鞅,革除弊政,推行新法。”
“其中之核心,就是要依法治国,杜绝乱象。”
“这一百多年来,《秦法》在原基础上增增补补,已经做到了详细完备,条陈分明的程度。”
“不仅贯彻落实,而且大秦也得益于此。”
“你倒是说说,《秦法》哪里不好?”
听罢,李浩不急不忙,扶着他重新坐下。
“赵兄,你又会错意了!”
“为了维持稳定,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是必须存在的东西。”
“它虽然不能保证人变得有多好,但能最大可能地压制人性的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但恕我直言,《秦法》运行到今天,经过多次修改,详细已经让百姓感到压抑了。”
“不仅条款繁多,浩如烟海,而且执行起来严苛残酷,不留丝毫情面。”
“比如,规定了平民交不上赋税,要遭受刖刑,也就是斩脚断足”
“可具体事情,要具体分析,万一这户人家遭了灾,收成不好,养活自己都困难,又哪来的粮食交税呢?”
“再说了,把脚斩断,意味着丧失行动能力,很长时间都不能下地劳作,以后就更交不上了。”
“还有,男子被征发戍边,不能按时赶到目的地,要被斩首。”
“这个就更离谱了,四季轮转,气候多变,若是途中遭遇暴雨、雪灾,山陡路滑,寸步难行,耽误了日期,就要把几百上千人都杀了?”
“除了严苛,《秦法》的事无巨细,也是一大弊病。”
“百姓随地吐痰,可能就违法了,不小心砍了棵树,或许就要吃牢饭。”
“大事小情,没有它管不到的地方,就差规定出门先迈哪条腿了。”
“至不至于啊!”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说到这里,李浩觉得口干舌燥,嗓子快冒烟了,便把茶壶里的水一饮而尽。
喘息片刻,又接着说。
“连坐制度,是最不应该存在的。”
“《秦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互相监督过错,向官府检举揭发。”
“倘若知情不报,不仅家族亲眷要跟着受罚,连左邻右舍,都难逃干系。”
“好家伙,一人犯错,就要牵连几十上百人,打击范围太广,得不偿失。”
“杀人不过头点地,谁犯了法,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何必牵连无辜的百姓?”
嬴政闭目沉思,想不出有理有据的反驳,兀自怒吼了一句。
“法令不严,如何服众?”
“百姓犯了法,若不重治严惩,以儆效尤,以后再犯怎么办?”
“不如杀一儆百,让所有人知道犯法的后果。”
李浩想了想,却并不赞同。
“那也没必要牵连无辜,把三叔六舅、七姑八姨的,甚至连那些扯不上关系的一并治罪。”
“这么做,只会让百姓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彼此猜忌提防,互不信任。”
“何况,《秦法》的条文已经多的让人记不住了,很多时候,百姓是犯法而不自知,稀里糊涂就进了大狱。”
始皇帝听罢,依旧不服。
“大秦的地方官吏,会时常下乡普法,告诉百姓新增的条款。”
“如此,难道百姓还两眼一抹黑?”
李浩‘噗嗤’笑了,给了个让他自己体会的眼神。
“别逗了!”
“那么多文字条陈,只看一遍,连我都记不住,何况目不识丁的百姓!”
“大秦的官吏,只负责告诉他们哪些事情犯法,却从不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会违法,整个一《入狱指南》。”
“今天听完,或许明天就忘了,又有什么用?”
“时间久了,百姓会逐渐恐惧《秦法》,变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邻居见面,招呼都不敢打。”
“生活在这种极端的高压环境下,谁受得了?”
也难怪,后来刘邦攻入咸阳,搁置了《秦法》,和百姓约法三章
既杀人者死罪,伤人者自行抵罪,盗窃者判刑。
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是个人都能听明白。
闻讯,关中百姓欢呼雀跃,弹冠相庆,大大的松了口气,甚至唯恐刘邦不为秦王。
“可《秦法》是商君所创,纵使略有微瑕,不至于让人感到恐慌吧?”
此刻,嬴政已是理屈词穷,百口莫辩。
但为了证明《秦法》的可行性,只能尽力争一争。
不曾想,李浩根本不买死人的账。
“商鞅毕竟不是圣人,岂有不犯错的道理?”
“他设立的规矩,很多并不合理。”
“记得秦孝公时期,商鞅尝试推行新法,一些人从中尝到了甜头,便私下夸奖新法的好处。”
“结果,被商鞅知道了,将那一干人等判了重罪,全部流放。”
这件事,秦国历史上确有发生。
此举的用意,是商鞅觉得,百姓今天觉得新法好,便私底下议论,说三道四。
明天若是察觉到了新法的弊端,同样会弃之如敝履,不服从朝廷的命令。
所以。
干脆一刀切,摆明态度。
秦国新法是我设计的,无论好坏,你们都得受着,不许瞎说!
难怪这个人死后被五马分尸,遭受车裂之刑。
真是天道好还,报应不爽!
至此,始皇帝终于无话可说,内心莫名的震撼。
想自己堂堂一个皇帝,大秦王朝的开创者,见识竟然不如这个要造反的平民。
可笑至极。
仅用了一番言语,就说出了大秦的症结所在,以及《秦法》的弊端。
分析得鞭辟入里,头头是道。
话说回来。
如果大秦注定要灭亡,李浩要图谋造反,也就不奇怪了。
但只要他嬴政还活着,就不许任何人染指江山!
对有意谋反之人,宁杀勿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