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踩下去捧起来(1 / 1)

加入书签

宜修面色阴冷,不见了一点从前的温和。
其实她骂这两个人的时候也有一瞬间是想骂自己,她变了很多,变得自己有时候都有些厌恶自己。
宜修可以自我安慰说这就是‘成长’,但心中总会有那么一小片地方站着一个从前的自己,用那种厌恶又嫌弃的眼神看着她。
即便自我安慰不成功还可以找其它借口,比如后宫是个大染缸让她也变得铁石心肠,再比如坏事都是‘后遗症’的锅跟她可没什么关系。
可无论怎么安慰自己怎么找借口,宜修都躲不过自己对自己的那种厌恶感,她看似义正词严站在制高点指责甄嬛两人。
其实也是在骂自己罢了。
沈眉庄跪在地上只觉得冷汗涔涔心中只有后悔,宜修的每一句话都重重的落在了耳中,就跟一个个巴掌一样打在她的脸上。
一直以来她都觉得自己从不可能是那种‘冷清冷意’‘蛇蝎心肠’的人。
决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她没想过这事会被发现,更没想过祺贵人父亲的事。
当时她一心想的只有对年答应的恨意……
沈眉庄后悔了,她是真的后悔了。
可甄嬛这会心里却是更恨了,在她心里佛口蛇心的分明是宜修!说的冠冕堂皇可真的把她们逼上绝路的不就是宜修这个皇后么!
看似宽和仁慈端的是一副佛祖面孔,可实际上步步为营,从一开始算计自己跟年答应对上,一次次的揭露年答应的罪行又一次次的压制着对她的惩处。
让所有人不满,让所有人都在年答应身上感受到压抑,到现在落井下石!
宜修坐在主位上半俯视着下面跪着的两人,沈眉庄脸上的悔意她没错过,可甄嬛却一直垂着眼眸,神情不曾有过半分变化。
“起来吧。”宜修的声音弱了下去,没了刚才的冰冷,只剩下了疲惫。
两人这才在流朱和采星的搀扶下起身,坐到了两侧的椅子上。
“既然这次的事已经罚过年答应了也就不打算再责罚你们二人,也算给你们留些颜面,尤其是你惠嫔。”
找准了此次的目标,宜修果断的放弃了和甄嬛对话,直接选择了沈眉庄。
“皇上和本宫都不想后宫再有什么波动,你不是年答应背后没有年家,给你没脸本宫也怕后宫会不平静,可你自己还是回去反思一下怎么就到了要做这种糊涂事的时候!”
“本宫不会夺了你的宫权,交出三分之一给欣嫔吧,她跟祺贵人关系好就当做是你补偿祺贵人的。”
宜修便说打量着沈眉庄的神情。
沈眉庄对于这种处理结果已经很感激了,那可是没了个皇嗣。
“臣妾谨遵皇后娘娘教诲,谢皇后娘娘。”
宜修点点头,又看向甄嬛。
“莞嫔,莫要走到最后不可回头了,才知道珍惜眼前。”宜修颇有深意的说。
这句话在沈眉庄听来是宜修试图点醒甄嬛,可在甄嬛听来却刺耳无比,她哪里有什么珍惜眼前。
胤禛对她的爱是假的不过是因为纯元皇后罢了,家人死的死残的残,儿子也没了,她哪来的什么眼前……
“皇后娘娘教训的是。”甄嬛说道。
宜修看着甄嬛,沈眉庄也看着甄嬛,可甄嬛就像是没感觉一样,依旧木着一张脸。
“唉……你和……”宜修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这会混乱已经过去了,宜修想试探一下甄嬛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
“罢了,都是命,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宜修摇了摇头,似乎很是感慨,看着甄嬛的眼神中带了一丝复杂。
而甄嬛听了宜修的话自动把这句话脑补成了‘你和姐姐真的很像’,她手下意识的攥紧,面上终于露出了一表情。
在宜修看来,那表情可以归纳为两个词‘恶心’“厌恶”。
“你们回吧。”宜修让两人离开了,她自己则是坐在主位上眼中闪过精芒。
甄嬛的表情她看的清楚,至少能确定几件事,这个甄嬛一定不是穿来的,如果是的话自己这么说她一定不是恶心和厌恶,而是不屑。
也不可能是重生的,否则甄嬛根本不会面无表情更不会表现出厌恶,她只会演最好的戏下最狠的手。
只要不是这两种,宜修就放心下来了至少一半。
午后宜修又喊来了欣嫔和祺贵人侍疾,只是这次是在东暖阁而不是请安的偏殿。
宜修笑容宽和,让剪秋给两人上了茶还拿了茶点,面上也看不出来是生了病。
“娘娘,您这是?”欣嫔疑惑道。
宜修喝了口茶,说道:“借着侍疾的名头请你们两人来,是想说昨日的事。”
欣嫔和祺贵人两人立刻集中精力,却听宜修说道。
“昨日两位妹妹走后皇上与本宫说了许多,福宜毕竟才刚去了莞嫔心中又恨皇上也不忍心……加之此次事件到底是年答应做的,即便惠嫔什么也没说无非也就治个失责之罪。”
“可是娘娘!”欣嫔着急要说话,却被宜修抬手打断了。
“别急且听本宫说完,如今莞嫔得宠皇上多疼她几分也是常事,从前的年答应不也是如此么。”
“更何况到底还是有协理之权的惠嫔错处更大些,本宫罚了她把手上的一些宫权交出来给你,你和祺贵人要好要多照应她。”
说完又看向祺贵人,“祺贵人也别委屈着,要知道后妃与前朝牵一发而动全身,你阿玛的官职……”
宜修没继续往后说,祺贵人却收起了有些闹别扭似的表情,眼睛一亮。
“嫔妾谢娘娘。”
宜修摆摆手,“你若是不得宠本宫纵使说上一百句也是无用,你阿玛不日就要升任左都御史,前朝得力对你在后宫也会好些。”
“你看当初的年答应便知,可本宫也要告诫你,莫要走年答应的老路。”
祺贵人开开心心的给宜修行礼谢了恩,宜修最后又告诫了两人一句,“这件事如此算作了结,日后莫要再提起,否则无论是对两位妹妹还是对莞嫔和惠嫔,都不好。”
“是,臣妾谢皇后娘娘恩典,臣妾谨遵娘娘教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