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 大明王朝16(1 / 1)

加入书签




第195章
【郑和下西洋赚钱吗?】
天幕放出一个硕大的金色‘赚’字,似乎怕众人看不见,还旋在殿内飞舞一圈后,才缓缓消失不见。
【要知道郑和打通的是南海—马六甲(满刺加)—印度洋—阿拉伯等世界海域商路;
这条贯穿东西的商路,马六甲(满刺加)是商路中的交易中转核心点:
华夏商船在冬季十一、十月间,乘东北季候风到马六甲,用绸缎、蚕丝、纺织品、陶瓷等器物进行贸易;
波斯、阿拉伯等商船,在春季三、四月份乘西季候风到马六甲,售威尼斯玻璃、金属制品,以及阿拉伯香水、珍珠、红宝石、染料等货品;
在夏季五、至九月,东南亚群岛各种船只,在东南风的推动下到达马六甲,与世界交易丁香、胡椒、肉豆蔻等货物;
从商船到达时间就可看出,马六甲是世界级的海上交易港口,整年贸易吞吐量非常大,它是连接东西的贸易核心点。
而马六甲(满刺加)国王受大明册封,相当于大明凭借朝贡体系,掌握了世界贸易中转点,怎么可能不赚钱?】
唐初群臣点点头,占山为王的道理他们都懂,若无利益永乐帝何必大张旗鼓地下西洋?
李世民仰头细细地观察天幕,移动的指尖最后落到马六甲上:“朕欲封皇子于此地。”
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陛下这”
这不符自古以来的‘天下共主’做法啊!传至他国有损大唐威严呐。
虽然他们也馋此地,但无王师之名而出师,大唐岂不成了西方强盗?
众臣议论纷纷,互辩其中利弊,上首的李世民却很冷静,大唐不知世界舆图也就罢了,既知马六甲在海上的重要性,他就得为大唐乃至后世筹谋一二。
再则天幕讲郑和生擒陈祖义,陈祖义是谁?
华夏人!
说明什么?
朝廷不占此地,民间也会占据,与其让民间占据成为海盗窝,不如让朝廷经略成为华夏海外之所;
至于海外诸国会不会咒骂他?
骂吧!他是华夏皇帝、草原天可汗,要负责的是华夏及草原,海外诸国又不尊他做大哥,他管那么多做什么?
【海盗陈祖义怎么起家的?
就是凭借马六甲旁的旧港收钱,成为呼风唤雨的海上霸主】
再次听到陈祖义三字,朱棣眼眸再次亮起来,大明终于除掉陈祖义这颗毒瘤!
海外诸国来往于明,皆从三佛齐过港,陈祖义凭十七膄海船及五千余海军,占据三佛齐阴梗他国朝贡。
太祖为除陈祖义,曾挂出悬50万两白银捉拿他,却一无所获。
他登基后把赏金提到750万两,仍旧无果,没想到没想到啊,他拊掌轻笑:“干得好!”
说着转过头看向郑和:“朕在奉天殿你等献俘!”
确认自己定会出海的郑和瞬间激动,呻葶???獓?虎???apapapldo酝y??apapaprdo
?噹???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我郑和当亲自擒你回朝献俘!
【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先在当地选一亲明权贵,再赐大明陛下奖赏,再与当地商议买卖,将船上物品卖于当地,换回香料宝石、木料等等;
大明瓷器卖多少钱?
据明会典记载,青花白瓷盘五500贯只、碗3300贯只、瓶500贯只豆青瓷盘150贯只,按当时大船承载量,以150贯只的豆青瓷碗举例,一船载万只青瓷碗可赚百万贯;
而胡椒、苏木等盈利物,郑和收购价多少?
苏门答剌国胡椒每官秤100斤值银一两;
柯枝国胡椒官秤400斤值银5两;
转运回大明以每百斤20两卖出。
算下来郑和运回万吨胡椒,就可获利200万两以上】
桑弘羊拿着算筹不断核算,群臣目光则不断地落在他身上:“算得怎么样?”
“海外贸易定有巨利,端看陆路海路哪个更适合大汉。”
过了半晌桑弘羊起身奏道:“陛下,相比陆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更合适大汉。”
说着他将算筹资料上呈刘彻:“明郑和驾驶船队,从明到非洲历时仅需两年,此航程换到陆地,涉商路程更为艰难。”
说罢他又补充道:“海路极危处乃是风暴,至于海上要紧之地”
他铁马大汉怕过谁?
刘彻仔细翻看成本纸张,也不管底下争辩的群臣:
这个说先下海洋获利再北上痛击匈奴,如此一来,不仅能解大汉百年之患,还不扰民,岂不是万全之策?
那个讲匈奴乃心腹大患,朝廷当速剪之,不能给匈奴喘息机会,使其为祸大汉。
待群臣论累了,刘彻才合上纸张将其放在案上,慢慢道:“大汉乃陆上国,陆地是汉骨,乃我大汉根系所在,海权是锦上添花的腻肉。
想要掌控这锦上添花,这骨啊得撑住,无骨花肉也无法攀附之物。”
他将群臣神色收入眼底,面上带出一丝微笑:“当然朕乃大汉天子,不能厚薄东西,海上贸易朕要,陆上丝绸之地也要开拓。”
嗯,用后人的话来讲: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要!
刘彻定下战略方针:“先平北再开南,至于何时开南,端看北方战事如何。”
所以众爱卿,加油干掉匈奴南去发财哟!
【为何史书言下西洋是‘支费浩繁,库藏为虚’的赔钱工程?
网上更是传言刘大夏为阻朝廷重启下西洋,直接把郑和航海资料烧毁,就是为了不让‘赔钱’买卖做下去?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赚取巨大利益,而百官却不断抗议西洋举动?
为何会出现意见相左,甚至双方矛盾的局面?】
正与群臣商议的众皇帝一愣
:什么意思?
不等他们多想,天幕就砸出答案:
【因为郑和下西洋存在缺陷,或者说朱棣的朝贡体系有本质矛盾点】
天幕展出一张图表,秦始皇凝神细望后,深吸口气压力下心中杀意,图表上历代都有,除了大秦!
他阖目不断告诉自己:有神迹降临的大秦不会二世而亡,不会!
秦始皇的决心天幕并不知晓,正不紧不慢地讲述古外贸发展阶段:
【古时对外贸易可分为三个阶段:
1汉初至隋末:对外贸易启蒙期,其间以陆路贸易为主;
2唐初至明中叶:对外贸易进展期,海陆并行,华夏与世界主要地区都建起贸易联系;
3明中叶以至清鸦片战争,民间贸易时代;
明在宋元贸易网的基础上,把贸易与政治相结合,用‘贡市一体’来奠定大明在东南亚地位。
明廷想主导东南亚政体圈,除武力震慑外,大明也必须拿出利益,才能诸番进入朝贡体系。
什么利益?或者说诸番除借大国威严庇佑自己外,加入朝贡体系还能得什么好处?
这个好处就是借国家体量,开放诸番与明贸易的权利】
天幕讲到这,唐君臣意见已达成统一,看看他们的计划是什么?
种树: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保证造船料不失;
研究造船技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定个小目标:把海船建到宋船规模;
完善市舶司制度:唔,待天幕讲述完毕,他们再行商讨。
现在最要紧的任务是:从后人口中找到大唐需要信息!
【想要诸番受自己支配调控,明廷必须让自己成为唯一的好处,即:保证诸番只能与自己进行贸易。
唯一放在政治体中就是垄断,只有隔绝其他利益体,才能调控东南亚。
为达预期老朱小朱实行封闭大招:
禁海!
洪武四年,朱元璋下诏: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洪武二十三年,再次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对于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二年,朱棣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平头船不能航行于海,只能驾驶于海,相当于从根底上断绝走私现象】
朱元璋嘀咕:“今大明北有残元未清,南有倭寇骚乱沿海,咱不禁海能不行吗?”
不过他瞅着老四的政策,想了想提笔抄作业!
他是朱棣老子,用用儿子政策怎么了?
【禁海之后,朝廷利用朝贡拿捏诸国,为诸国定下朝贡时间:
安南:三年一贡;
朝鲜:一年三贡;
占城:三年一贡;
其他地区的如吕宋、渤泥等国都属于贡无定期】
朱棣神色肃穆地听着天幕讲述,给诸
国定朝贡日没错呀!
先皇朝贡宽松,????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其利巨大,划定朝贡时限,既能彰显大明万国来朝,又能证明大明是天下正统,难道有不对?
【有了朝贡体系,明廷便可以将马、牛、铜、苏木、胡椒等战略物品,牢牢控制在手中。
马向朝鲜收购,牛草原哈密忠顺王脱脱,而苏木、胡椒等物则找海外暹罗、满剌加等】
天幕顿了顿继续道:【明廷还能借朝贡钳制诸番,如小日子,因‘不良表现’,被大明定为‘十年一贡’。
当小日子表现得好时,明廷在书册上记名‘小日子’,表现得不好就是‘倭贼’】
武则天嘴角一抽,大明记录竟如此简单粗暴,实在是好吧,此法简单好记,大唐可采纳一二。
【倭贼变小日子后,明廷自然放宽政策,甚至借它手来打击明患。
永乐二年朱棣与小日子定下‘永乐勘合贸易条约’,明廷允许小日子进行朝贡,但小日子要保证海域来往安全。
签订合约后的小日子,清理海盗和倭寇清得非常积极,逮一个抓一双,通通交给大明处理,恨不得东海一派安宁祥和。
为什么小日子这么积极?
因为朝贡利益巨大!
小日子硫磺成本6文斤,明收购硫磺70文斤,大明本土硫磺售价约500文斤。
大明生丝成本约160文斤,售小日子250文斤,小日子转手卖国内5000斤;
钱在眼前飘能不积极吗?】
看到钱的刹那,朱厚熜心几乎跳了出来:好多钱!
可惜他一甩拂尘叹息:“永乐胡椒2两一斤,如今的胡椒几十文就能购得,朝廷想要赚得巨利,已是千难万难。”
想到两广总督姚镆上奏奸商走私之事,朱厚熜眸色幽深,姚镆言猾贾奸商假刻官府封皮,以此躲避朝廷抽税,经他查证后各官府皆不知此事。
他深冷的脸上慢慢扭曲:到底是假刻官府封皮,还是用的真官府封皮?
又或者他们在向他示威?
【老朱小朱两人的政治风格非常有意思,老朱是低田税+低商税+军队粮食自营,再结合治贪手腕来运转大明。
小朱是低田税+低商税+军队粮食自营,再结合朝贡贸易利润来运转大明。
论大明众皇帝中,老朱小朱政见最为类似】
天幕贴出一张:不愧是父子!
图样出来那刻,年轻的朱棣眼巴巴地望着朱元璋:爹爹爹,你看你看,后人都说我像你呢!
我不愧是爹的儿子,连后世之人都说我最像你。
爹,看看我,看看最类你的儿子!
朱元璋:朱元璋闭目又复睁,艰难地移开眼,难看,老四那张哈巴狗脸实在难看!
其他人狠狠点头:对对,这张谄媚的脸实在难看!
【朱棣的朝贡贸易初版来自朱元璋,最初实行明
廷朝贡体系时,其对外风格非常霸道总裁。
朱元璋要马,找谁?
找朝鲜:我,大明皇帝朱元璋,要马两千,拿来!
高丽咬牙给了八百三十七匹;
收到马的朱元璋发现没达到预期,心疼地把征马改为贸马,我给钱给物进行换马总行了吧!】
赵祯大惊:明太祖行事如此霸道,不怕边疆不稳吗?
他大宋为稳定西南,对番人部落的劣马也全力收购,并给予高价以示安抚。
大明行事他好羡慕!
【给多少?
上等马锦缎一匹或绢布二匹;
上等马在大明值多少?
一匹缎六匹、绢布八匹,放中原一匹上等马值10两银子】
朱元璋抖着胡子得意道:“宋换西北马要百斤茶叶换一匹马,而他四十斤茶叶就能换河州马。”
跟藩人部落就不能有好脸色,但凡让步他们就得寸进尺,看看大宋,一匹劣马都要好声好气地收下,价钱还不能给低了。
瞧瞧他大明,天下买主就他大明,不卖他能卖谁?
【这种风格直到建文朝时,朝鲜才拿回定价权,上马可换缎子四匹或绢十匹;中马绢八匹或棉布十二匹;
结果朱棣上台后,直接打回原形,让朝鲜成为大明终身养马场】
得意的朱元璋秒表愤怒的朱元璋:……
【当然在贸易中明廷也会收下亏本物,如暹罗石碗,各种花布粗布,以及不值钱的手工业等等;
明廷收购这类货物时,价格都会高于市场价,但面对大明需求物,定价权在大明手上。
收铁375文斤;
收腰刀375文把;
收番弓25文张;
大玻璃瓶碗375文只;
若诸番国想抵扣大明货物,完全没问题,只是价格比郑和销售略高些:
樟脑1250文斤;
麝香18750文斤;
青花白瓷瓶6250只;
总体而言,诸番朝贡的物品:大致可分为:香料、海外奇珍、手工业、药材、珍禽异兽五大类。
这五大类中香料最受欢迎,朝贡量也是最大,以洪武二十年所贡为例:真腊朝贡香料六十万斤次;暹罗贡胡椒万斤次、苏木十万斤次。
而永乐时期的存量更是惊人,大到市舶司库房不以库为标准,而是以联为基数】
天幕打出硕大的‘五联’二字,看得历代君臣一头雾水:五联是多少间?
【六十一间!】
秦始皇比较两方定价后,颔首赞道:“明廷倒是好手段,以外番之力使国有用度,还不扰民,此乃治国上策;”
至于亏本收购的货物治国岂能只看一角?
不过他眸中升起疑惑:明压价如此狠绝,诸番难道愿意?
其他人亦是不解
:五千斤铁才换麝香一斤,?橵襭?敧???彎?轎彣??拏?
s???癑???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是因大明设置了勘合制度,来明贡船必须持明廷颁发的‘勘合’(类似于执照签证),在朝贡完毕后再将其他货物进行民间商贸获利。
若无‘勘合’,明廷以禁令为依据,没收其船逮人下狱,至于货物?
对外发展,银入国库;
【此数目达宋元库房近三倍之数,说明什么?
说明到明番货很多,表明贸易非常红火,但】
天幕声音折出几分怪异:【明面上朝廷至民间,几乎都没享受到贸易红利】
朱元璋apapapap朱棣大怒:一派胡言!
贸易之利被朕用来拨俸禄、兴水利,以西洋之利不加百姓赋税,使百姓休养生息,难道不是德政?
那些官员竟敢有怨?
【郑和冠‘朝贡’外衣,让海外诸国与大明来往行贸易商举,不仅缓解财政危机,也朝廷既有脸面又有利益,堪称两全其美。
但赚钱的是帝王,苦的是地方。
船只出海各省要提供木料、瓷器生丝、兵器等等,特别是各类建造,朝廷直接抽调徭役干活,各司人、物皆有支出,账面只见支出不见回报,谁不急?
所以有官员直陈:“朝廷让天下有司织锦缎,铸铜钱,让内官往来外番及西北买马收货,钱财出常数千万,但取之又不能及,只剩下耗费中国,糜敝人民。”
翻译过来就是:你拿锦缎、铜钱去外番换货换马,你行的是无本买卖,但各司可是有成本的,你赚钱了出货的司制半点没占到好处,这不是耗费民财是什么?】
朱祐樘边听天幕讲述,边翻阅宫内只册,他皱着眉查阅宋元市舶司数据,宋朝对海商抽分货税十分之一,而元对番船的抽分是细货10,粗货667,元至时期税率下降改为:细货4,粗货333。
而他大明他合上书册,疲惫地按了按眉间:根本没有抽分!
太祖认为‘西洋诸国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岁月’,所以对朝贡国进行厚薄往来。
对朝贡之物不看货类,只看西洋诸国是否心诚,对大明是否有敬,至于抽分,不抽!
抽了谁来朝贡?
听着耳旁后人赞明贸易,朱祐樘轻轻叹口气,自家人知自家事,后人还是抬爱大明了。
大明起初的对外贸易,赚钱的是西北边市,而非西洋朝贡,至于太宗一朝太宗认为大明泱泱,无须抽分朝贡诸国。
在两朝不抽制下,他们后世子孙想要抽分他再次叹了口气:难啊!
朱祐樘伸手取过最新的奏报,看着上面的抽分比例陷入沉思,他真能推行市舶司抽分?
市舶司有优先购买朝贡贾商人货物,当商人拿着货物在市场叫卖时,不好意思,市舶司要收税!
收多少?
海番国王、王妃及陪臣等携带的货物,抽50;
至于番商携的私货,船舟到港先封货,抽20;
如此一来朝廷能增加收入,各司也有银钱作为办公之用。
【况且自沿海贸易唐就有之,明为维持朝贡体系,确保自身唯一特殊性,把海商巨利商贸禁止,谁愿意?
看看元朝的海上对外贸易方式是什么?
大元造船并提供货物,商人负责贩卖,所得之息官得利七,商得其三。
确定好贸易模式的大元颁下禁海令,禁止私商下海,有犯者以重罪治之。
朝廷+海商的合作近百年,明廷一来就绝巨贾商路,他们能罢休?】
朱元璋烦躁地抓了抓头,咱登基后便遣使出海,招徕海外各国来明朝贡,为的告诉他们:胡人窃据中原百年,废我华夏人伦,现在天下重归汉人主导,尔等当以汉为尊。
现在天幕说这话之意,是想说天下都念着大元好?
大元真那般好,为何他爹娘辛苦一辈子连口棺材都摸不着?
哼~朱元璋起身笑得杀气腾腾:“那些念大元好的人,咱不建议挥挥手中刀,把他们送下去见元太祖!”
他在史书的名声是啥样,后人没讲但他也能猜出,无非是残忍好杀之话,他所作所为,不愧于心!
朱元璋转过头对史官道:“给咱记好了,咱言行举止都记下,别改!”
是非对错,留给后人评说!
【所以终明一朝,明沿海有永远打不完的倭寇,以及各司不断抱怨的接待成本。
没办法,明廷要支撑朝贡体系成本很高,外使入贡吃喝住行皆由朝廷负担;
从永乐到宣德的30年间,诸番来朝人数万余人之多。
上万人的吃吃喝喝都需要钱,并且古时到访不是访日返程,而是半月甚至一月;
甚至有使者因水土不服死亡,明廷也要负责办理丧事,然后安排回程事宜。
明接待费用具体多少,我们小组没找到相关资料,但根据乾隆接待英国使者的数额推测,接待费用少不了。
乾隆接待英国人,包含水手在内总630人,每天花费5000两银子,从英国使者入境到离开,上千朝廷官员为英使者提供服务,总共花费519万两白银。
这数字是乾隆为展大国气度,当冤大头撒的钱,但从侧面也能看出外交接待费用不低】
秦始皇眨眼:多少?
刘彻瞪圆了眼:朕记得后朝银比铜值钱?
李世民大惊:英国认乾隆为宗主?
朱元璋咋舌:乖乖,咱为招徕诸番已是忍痛放血,没想到乾隆还更胜一筹。
【接待费用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朝廷无法消化番货,或者说大明没有建起良好的朝贡销售渠道。
胡椒、苏木都是大明奢侈品,属贸易中的盈利品。
但奢侈品进货量大于消耗量时,奢侈品还是奢侈品吗?】
秦始皇apapapap刘彻apapapap李世民:这永
乐一朝到底入了多少苏木胡椒?
【每年入明的胡椒有多少?
每岁达5万包,或每年约250万斤;
苏木呢?
朝贡必需品!
其利大到连小日子也要设法朝贡苏木。
明不是工业社会,它是小农经济体,属于圈地自萌自给自足,大量番货涌入,明朝有多大体量消耗这些奢侈品?
供大于求会让奢侈品成为寻常物,都是寻常物了它还保值吗?】
丘濬(理学名臣)脱口而出:“椒苏之物何时成了寻常物?”
后人讲述错漏颇多!难道他没发觉自己说的是折俸京吗?
自古以来香料尊贵,朝廷以椒苏折俸也仅京师有此殊荣,外官要得香料还得托人治办。
丘濬上前对朱见深道:“陛下折奏发禄,乃是较前朝之贤事,既不扰民也让国有用度,天幕小儿不知其缘由,便胡言乱语。”
朱见深收回目光摆摆手,他并不在意朝贡之事,当下他想知道的是后人是否讲解他朝?
若讲解他会不会得到红盐池战事先机?
【最能体现朱棣财政变化的是户部尚书夏原吉。
朱棣搞大工程、远征漠北时,夏元吉讲:“陛下想打就打嘛,郑和下西洋让国用不缺。”
陛下准备五征漠北时,夏元吉抱着朱棣大腿哭着大喊:“没钱没钱,库房里真的没钱!”
即使朱棣把它当作货币折俸给各大官员,又能消耗多少?】
夏元吉:国库再没钱,他也不会哭着大喊,更不会抱陛下大腿哭喊。
那种画面实在丢人!
【如此多的番货,朝廷除售卖民间外,还将其折成京傣。
永乐规定,京官俸禄春夏折钞,秋冬折苏木、胡椒,折支度是五品以上折支十分之七,五品以下折十分之六;
发放的同时又以较高价格计算,加上膨胀的纸钞,大明货币如同大禹没治水前的河,到处肆虐货币市场,所以从永乐后期胡椒、苏木已成货币,不单单属于折傣赏赐行列,连百姓、僧道、匠人等都有发放;
这并不是指胡椒苏木在永乐朝快速贬值,而是指膨胀的货币、缺少系统的销售渠道,以及各方的施压,叠加的baff使明朝贡体系变得非常脆弱。
一旦朝廷面临北上威胁,或是财政吃紧,继任者在巨大压力下会直接摆停下西洋,而不是举朝矫正朝贡缺陷,补漏朝贡体制】
朱棣目光猛地盯住大儿朱高织:“真是朕的好儿子啊,这么迫不及待抹除朕功绩?”
他横眼瞧着太子艰难地起身跪在他跟前,冷声道:“怎么?要等到朕死了再说话?”
朱高炽叩首:“儿臣不敢。”
他咽了口唾沫,慢慢道:“父皇迁都、五征漠北还有其他浩事皆是父皇伟业,但是”
朱棣抱臂冷哼,刚要说话就听到太子道:“这些都需要巨大财力、民力做支撑。”
即使下
西洋赚得足够利益,民力呢?
行军作战需无数民夫为其后勤,迁都北京必然要疏通南北河道,保证钱粮运转至京师。
后人看表面是因他们年幼,但他掌国用多年,深知其中劳民之处,岂能不缓民怨?
朱棣蹲下盯着他:“所以你就直接罢航,把举国之力才得来的成果,弃之一旁边不理?”
想到眼前之人早逝,朱棣深吸口气,压下心中火气转头看向天幕。
【所以翻开明史就能看到,朱棣前脚刚去世,下西洋活动立马被禁止。
而大清吸取大明教训,入关后直接给亲清巨贾颁‘皇商’资格,把商人纳入朝廷直接管辖范围内,不听话换个皇商。
今天我们做得更加细致,政府有大工程先审核企业资质,资质合格再进行招标采购。
若对外交涉访问,亦是组织企业赴外商谈考察,把企业作为政治资本的一部分,争取让各方皆有利益。
但明廷没这个矫正机会,当官方不下西洋后,谁会继承朱棣遗产?
官僚、海商喽!
扬帆出海,冒充贡使,两头吃肉快活得很】
朱厚照坐在豹房中冷漠地听着天幕讲述,半晌后他转过头问刘瑾:“这就是朝廷上不愿朕下江南的原因?”
刘瑾垂着头恭敬道:“臣愿为陛下执刀。”
昔年太祖以刀镇百官,他也可效仿太祖,做陛下手中的刀。
听到心腹表忠心的话,朱厚照摆手笑笑:“哪能让你舍命?”
他阖目沉思,朝廷、贸易、官僚半晌后他睁眼把目光落到永乐十九年上:
太宗下罪己诏!
永乐十九年四月,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因雷遭到火灾,御史言:陛下登基十九年,建造却有二十年,百姓财殚力竭,以至天怒人怨,上天不得不下雷示警陛下,请陛下停浩繁工程,保息养万民。
在苍天威压下,太宗不得不下旨暂消南方造船大业,以及西北买马等项大宗事项。
这一停永乐一朝再也没有下西洋!
朱厚照抬眼看向天幕:大清之法倒有可取之处,但他要怎样才能突袭南方?
宁王朱宸濠在江西举兵用宁王一事为借口下南方?
【等朝廷反应过来时,主动权早已不在自己手上,明中期后的海上贸易,是官僚海商的天下。
唯一想再现永乐盛景的是朱祁镇,刚下命令建宝船福建就有人造反,永乐盛景被迫搁浅。
最重要的是这事没记录到史书上,直到朱祁镇朝的官员焦宏墓志铭被发现,世人才知有这事】
秦始皇等帝王杀意瞬起:大明帝王被蒙骗!
明臣好大的胆子,竟敢摸除帝王平生?
【事实上他建起船队也很难抢回市场,因为东南亚交易中心已从大明转向琉球!
什么时候转的?
琉球自宣德起,就成了海上中介贸易地点,繁华之地远离大明
,明廷想夺回主动权,非常困难】
朱元璋气得手直哆嗦:咱辛苦一场为琉球做了嫁衣?
朱棣却是按捺不住,想要抽刀怒杀,手按在刀柄处时,却是拔刀四顾心茫然,他该杀谁?
【明朝贡体系瓦解则是从明武宗开始,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满剌加(马六甲)被葡萄牙攻陷,国王苏丹马哈穆德被迫流亡;
到正德九年(1521)年时,满剌加(马六甲)遣使来贡,同年苏丹马哈穆德亦来使朝贡,希望借大明之力夺回王位。
明朝是什么态度呢?
满剌加来使大明给赏,苏丹马哈穆德来使也认他们为满剌加正统,也给赏。
给赏的结果是什么?
葡萄牙满剌加试探完大明态度后,从此未有朝贡之举,而是开始绝诸国入明贡道;
从此大明建起的海洋贸易体系,被葡萄牙建立的太平洋贸易体系取代】
郑和目眦尽裂,下西洋是他终生荣耀,而那些贼人为私利毁他一生辛苦,官员、私商是吧?
他与他们势不两立!
【网上都恨刘大夏烧航海图纸,但他们烧过,他藏匿的是永乐安南资料。
但郑和航海资料的的确确被毁了,是谁毁已湮灭历史,以谁获利最大谁最有嫌疑来推测,毁灭的资料人是刘大夏,是无数个既得益的刘大夏】
朱元璋抽刀:咱杀了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官!
朱棣抽刀:咱杀了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官!
对天幕砍了半响后,朱棣气得几乎晕厥过去:他耗费无数钱财、无数人力打通的朝贡体系,就这么做了他人嫁衣?
呵呵,真是他的好大儿、好臣子啊!
他尸骨未寒,下西洋就被废弃,才长眠不过数年,贸易核心点从大明转到琉球。
朱棣牙齿几乎咬出血:“真是朕的好儿子,好臣子啊!”
?虓?捨?蚙?3620奏???捨?????捨??幜????潹????????葶?饥店?z???豔湭虓灥???聟?驗??奏瑞葶?羉?捨?蚝???
?羉????啓????睭﹖??睭???????晛????????n???
?膉?靟桑貌?????????虎?
????????羉?葶????偎n??????n葶鱑???詢?鑎?n葶????げ???n??????瞍?偎晫魒蒚?apapapdashapapapdash幹?▄??
apaplthrsize1apapgt屏??膉?
?????????????????????????
??协??????????瞖衟???艙?歸????膉??n???????筫絔し?歸???げ????膉歸????
?葶?鱧????歸??楒?噓??????鍞????靟?????
???蝥????葶睭腹?????
????葶???酤协??発
?橵?■■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征税考实
明代广东海关税制番舶抽分考论
海禁与朝贡:明朝官方海外贸易研究(1368-15670)
朝贡与互市明代华夷秩序的盛衰演变
感谢在2024-07-2423:57:442024-07-2714:40: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小小夏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凤梨虾球qlx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展颜如夕70瓶;——————40瓶;一~25瓶;时希20瓶;凤梨虾球qlx14瓶;飘零玖11瓶;柚子的悠闲时光、土狗一个10瓶;626270866瓶;zx000、澧水呦呦5瓶;花4瓶;玉璃3瓶;七略公子ovo、300276172瓶;小公主的星星、汞灯、云·孤、奕笑、迷途的狐、月夜、丽雅莎、一条咸鱼、叶子、跃然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