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五年绍兴(1 / 2)

加入书签

赵构率领南宋朝廷回到临安时,已然是第二年开春了。

回到这久违的皇宫,赵构难得的咧嘴笑了一笑,他脑中依稀还记得数月前贤妃向自己说的关于儿子的话,他也觉得这儿子当真是受到了太祖皇帝的眷顾,而且儿子终究比那些大臣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意愿。

但做父亲的,又如何会把麻烦留给儿子去处理,除了他那个记不起自己名字的爹。

自从儿子表现出被太祖皇帝眷顾的事情之后,赵构便时常将他带在身旁,甚至是处理政务时也是如此。

绍兴二年四月,金人使者来到了大宋行在临安府,时任右丞相的黄潜善负责接待谈判事宜,五月,双方已然商谈妥当,条约草本将在朝会上进行最终的议定。

这一日,赵构拉着儿子赵旉的手走进了大殿,他一身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儿子则规规矩矩地坐在他右手侧后方。

待太监高呼上朝之后,文武百官按官职品秩大小依次排列入内,随后便是按部就班的山呼: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等一切流程走完之后,便要进入正题了。

赵构道:“众位卿家,今日举行这大朝会,是为了商定我大宋与大金的和平条约之事,一月前,金人使者已然到达了临安城,议定和约内容之事均交由右仆射黄潜善,而据朕所知,左仆射汪伯彦也参与了其中,想必倾二位丞相之力,我大宋必然能少吃些亏。”

这话一出,殿内两人互相观望了一眼,心底发虚,因为他们本就是为金人办事,哪有为大宋想过一丝半毫的,只听赵构继续说道:“传金国使者上殿对奏,朕今日便要看看,金人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随着殿外传来一声声起起伏伏的呼喝声,金国使者蒙大拉祜步入殿内,进入殿内的他一脸桀骜,看着周遭的一群宋人高官,仿佛就是在看一群猴子,毫无礼仪可言。

进入殿内,随意的向赵构行了个宋人的拱手礼,说到:“宋国皇帝,我已经和你的两个丞相商议过了,这份和约,你签字吧。”

说完,直接将和约扔到了赵构面前的玉阶上,一旁的太监看着皇帝和太子的脸色都是一片铁青,当即要命人将这不知礼数的蛮人轰出大殿,却被赵构抬手阻止了:“将和约给朕拿来。”

赵构一字一句的看着合约上的内容,终于理解了儿子所说的什么叫做国再富,兵甲不如人,终究是无人将你当回事,最终不过是为人做了嫁衣。

赵构屈辱的在和约上签了字,盖了他自己的印玺,他要让这分屈辱留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大宋这个国家上。

绍兴三年,御史中丞张澄上疏弹劾黄潜善、汪伯彦罪状二十条,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有几条:

一是黄潜善等当初没有筹措安排,只坚持留住陛下,致使皇帝遭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