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与宋同盟(1 / 2)

加入书签

清晨,从燕京城内飞出一道诏书,传遍大金国治下各地——大金天辅元年年末,大金国至圣皇帝完颜旻遇刺后龙驭归天。

一时间,各方势力纷纷动作起来,大金国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无数的暗流,一旦爆发,势必会使得大金国无比动荡。

城内一众勋贵商议之下,决定暂时拥立四太子完颜宗弼为摄政王,因为完颜宗弼不愿意当皇帝。

晚间,巫康曾亮回到了府上,当他进入府中之后,下人凑过来告知他那个宋国来的商人正在大厅之中等着他。

稍加思索一番,巫康曾亮便径直向大厅走去,他觉着,这宋人应是怕大金与宋国开战后无法善终,是以前来交割财物的。

来到大厅,只见芈辛坐在右侧一排椅子的中间位置,而前方的位置虽然空着,他却不去坐,在他身前还摆放着一个食盒,料想其中放着的应是他从酒馆中拿来的一些食物。

巫康曾亮走进大厅中,道:“芈先生,请往前坐,不知芈先生这么晚来找本郡公有何要事?”

芈辛道:“却也并无什么大事,只不过在下近来花大力气得来的美酒已然送到了,特来与郡公对饮。”

“哦?是何等美酒竟是要芈先生也费心去弄呢?”

芈辛一边倒酒,一边说道:“此为大宋皇室所独享的宫廷御酒,名叫枣集酒,说来此酒成为大宋御酒也是颇有一段故事。”

“说来听听?”

“诺。”芈辛一拱手,便向着巫康曾亮娓娓道来:“枣集酒历史久远,上可追溯至春秋,盛于隋唐,枣集更是有'天赐名酒,地赐名泉'之称,'枣集美酒,名不虚传'之美句流传。”

“儒学祖师孔子问礼拜谒于道教祖师——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枣集酿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饮后遂留下'惟酒无量不及乱'的千古真言。”

“大宋真宗皇帝赵恒(heng)在大中祥符七年至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宫'饮枣集酒后,才思大发,命笔写下'先天太后赞碑'立于太清宫门前,并下诏地方每年进贡两万斤枣集酒作为宫廷之用。”

“自彼时起,这枣集酒便成了我大宋的宫廷御酒,民间却是难得啊。在下费尽心思,却也只得来这小小三壶,今日已是全数带来,只想着与郡公饮上一壶,另两壶便作为献礼献给郡公罢了。”

巫康曾亮听着芈辛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也没能听得个所以然,不过,大致意思是听明白了,便是说这酒历史之久,得之不易。

“郡公,请细品此樽。”

随后,芈辛将手中的酒樽双手递给了巫康曾亮,又端起了自己的酒樽。

见到巫康曾亮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芈辛便将酒樽凑近了鼻子,轻轻闻了闻这酒散发出来的香气,随后小咂一口,感受那无边的醇香,再之后,一仰头,又将酒樽中剩余的酒一饮而尽,口中不断的咂摸着,回味无穷。

巫康曾亮学着芈辛的样子一步步做着,光是将酒送到鼻子之下后,他便察觉到这酒可不一般,当的起美酒之名,难怪宋庭会将其定为宫廷御酒。

“甚好甚好,此枣集酒不但如琼浆玉露,酣醇味美,而且窖香芳浓,绵甜纯正。宋国皇帝很是享受啊。芈先生,这三壶美酒,你统共花费了多少?”

听到巫康曾亮问及钱财之事,芈辛做出一脸肉疼的表情来,道:“这三壶就一共花费了在下一百三十余两银子,另外打点关系的金珠宝器就更是难以计数了。”

巫康曾亮没想到区区三壶酒消耗如此之大,当下道:“竟是如此贵重,你且将酒拿回去,留下一壶便可。”

两人又谦让了片刻,最终巫康曾亮还是勉为其难的收下了。出于收下礼物的亏欠感,他问道:“芈先生接下来是否要离开大金国,回到宋国去呢?”

芈辛一脸疑惑道:“为何要回去?”

巫康曾亮语重心长的道:“难道先生不怕届时大金与大宋打将起来,先生会遭受不必要的磨难吗?”

芈辛轻轻一笑,道:“郡公无需忧心,在下认为,大宋与大金现在不至于打起来,毕竟至圣皇帝驾鹤西去的时候,现场找到的证据皆是指向夏国。”

“可是如今四太子被推为摄政王,他可是对于灭宋情有独钟啊。”

“唉,郡公,若是四太子殿下担任摄政王,那大宋大金之间,短时间内更难交战,四太子是个睿智之人,更是与大宋当今天子之麾下交战过,应当知晓宋军如今之强势是不利于大金征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