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临安条约(1 / 2)

加入书签

新年第一天,按照赵旉的要求,文武百官在这一天要举行这一年的首次朝会,以处理年前休息与过年这一段时间的政务安排。

当然,这一次大朝会因为金国来使的事情,变得有些与众不同了,在商议完了年节之日的政务之后,赵旉便下令传召金人使者觐见。

说到巫康曾亮一行,包括芈辛在内,俱都震惊于大宋近来的变化。

巫康曾亮自北方而来,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临安,也是他到过的最南边的地方。一路南下,他所见到的是越来越富庶的宋地,相比起金人百姓,宋人百姓的生活要安稳的多。

来到临安,由于没办法第一时间觐见赵旉,是以他们一行人在驿馆住下的同时,也在临安城中四处闲逛。

然而,其间发生的一件事令他感到不解。此事便是巫康曾亮同芈辛在街市上游逛之时,碰上了两个小贩因为摊位的问题起了争执,不多时便有官府的衙役前来劝解,给他们调了位置,使得两边都讨了好处方才算是结束。

这等事情在大金简直不敢相信,如若是今日这般没引起混乱的小争执,大金官府是不会来管的,而若是造成混乱了,那多半便是将人都抓了,其财物尽数充公了。

当时,巫康曾亮便扭头看向芈辛,想要从芈辛处寻得答案,可芈辛也是如同第一次见着一般,一脸茫然,可见以往大宋也是不屑于管这等小事的。

回到当下,巫康曾亮和芈辛正站在奉天殿的百级玉阶之下,等待着赵旉的传召。

当玉阶之上出现了一个小太监的身影的时候,他们也同时听到了那尖锐的呼喝声:“陛下有旨,宣金国使者觐见!”闻言,芈辛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随后便与巫康曾亮一同跟在小太监身后向大殿走去。

来到殿内,巫康曾亮却是被殿中的整肃给唬的一愣一愣的,实在是大金的朝会很是随意,文武官员和皇亲勋贵只是按照职级大小随意的站着,不似宋国这般严整。

芈辛却是兴奋不已,毕竟这是自己第一次登上朝堂,能够亲眼见到那位被自己上官吹嘘的圣明天子。虽然是以他国使者的译者的身份出现,但这仍无法抑制住他内心的激动。

巫康曾亮右手放置在左胸前,微微弯腰道:“大金国使者,郡公巫康曾亮参见大宋皇帝陛下。”

芈辛双手抱拳,躬身作揖后,便将巫康曾亮的话原模原样的翻译给了赵旉。

赵旉道:“免礼平身,不知使者前来,所为何事啊?”

巫康曾亮知道,这是一个形式,是必然要问的,礼部官员在日前已然与他说了今日所要经历的一切流程。

“外臣此来是为了向大宋表达和平意愿的,与此同时,还想要与大宋结盟,共同攻伐夏辽两国。”

“只怕没有这么简单吧?”赵旉如此一说,令巫康曾亮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毕竟在他看来,大金确实就是想要与大宋结盟的。

“金国此番请求结盟,是为了攻伐夏辽,但众所周知,自前些年金人攻打大宋以来,河西走廊便全数被金人与夏人所控制,大宋再无任何一处与夏国接壤,如何出兵?”

“再者,既然要攻伐辽国残余,那金辽之间夹着的蒙古诸部如何做法?你等金人本就是游牧民族,知道游牧民族的厉害,是以对待同为游牧者的蒙古人自是刀刀见血,你认为蒙古人会放任你等穿过蒙古境内吗?”

“如此说来,如若不结盟,金国便将独自承受三国联军的怒火,而一旦与大宋联合,金人的压力便会小了许多,你说,朕所说,是否属实?”

巫康曾亮听完芈辛的翻译,思虑了一番的他才发现,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赵旉所言与之前所分析的丝毫不差。

“皇帝陛下,外臣了解这些因素,是以为表诚意,我大金已然将原已送到北方的宋人送了回来,且具都是青壮男女,大金国还为大宋准备了一万两黄金,十万两白银作为礼金,牛羊共计两千头作为礼物,只求陛下能答应与大金的同盟。”

此时,赵旉沉默了,他不再说话,尚书仆射赵挺之见皇帝不说话了,于是走出百官阵列,向赵旉施礼后道:“陛下,臣有一言想要问问使节。”

赵旉一抬手,准许了他的请求。

见状,赵挺之转身向巫康曾亮施礼道:“尊使,金人朝廷除了这些之外,便没有其他的条件了吗?”

闻言,巫康曾亮摇摇头。

赵挺之又道:“金人不要我大宋给点什么?”

巫康曾亮又是摇头,暗道这不是废话么,大金如今是来求人办事的,如何还会要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