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当头棒喝(1 / 2)

加入书签

圣武元年十二月,按理说这已经是寒冬腊月了,而这个时节是不适于大军作战的,然而,此时此刻,寿州北边却是有着一支五万人的金军队伍正在向寿州城一路奔袭。

这支队伍不是别人,正是啊撒和巴那所带领的金军,这些人清一色的是轻装骑兵,并无一人穿有重甲,两名主将也只是穿了一身暖和的皮甲皮袄而已。

“报!将军,寿州城城门已闭,城上已经有宋军巡视!”

巴那一挥手,前来报信的斥候兵便退了下去。

“啊撒,宋人犹如那草木皆兵的符坚一般,知道我大金的勇士来了,就关起城门躲起来了,哈哈哈!”

“是啊,可是他们躲在城墙后边,就真的安全了吗?你我兄弟今日便率领勇士们踏破这寿州城。”

“好,告诉大金的勇士们,待攻入寿州城,有酒有肉,有女人!”

随着金人离寿州城越来越近,他们那犹如野兽一般的吼叫声传到了守城的宋军将士耳中。

城头上,矗立着的是寿州守将武士仁,他身边站着的是他的副将付卫健,寿州乃是古时寿春之地,也算的是个战略要地,自靖康之后,此地便更是成了对抗金人的边塞重镇。

两人麾下统帅着三万新编禁军,这三万人乃是赵旉继位之后下令精简旧禁军时,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

整个大宋一百二十万禁军,最终挑挑拣拣裁撤了近五十万人,这些人都发给了安家费,朝廷又分给了一块足矣养活一家的土地,这才使得最后留下来的七十万禁军成为可堪一战的士伍。

武士仁和付卫健笔直的站在城楼之下,看着远处渐渐逼近寿州城的金人大军,手心之中渐渐渗出了汗珠。

武士仁道:“付将军,也不知这精简之后的大军能否有足够的战力,毕竟各部军士之间并不熟知,这配合怕是有些困难啊。”

“将军无需担忧,精简后的大军也是经历过训练的,再有,如今我大军也是配备了一万人的火枪手,武库中还囤积有大量的军资,府库之中甚至还有近百万石的粮食,足以支撑我们守住这城池了。”

付卫健说着一堆宽慰的话,极力想要让武士仁放松一些,但自己却也是紧张的要命。

“将士们!金人背信弃义,撕毁盟约,辽夏刚灭不久,金人便向南侵入我大宋疆域,想要来抢掠我们的父母亲友,欺辱我们的姐妹媳妇,兄弟们,你们说,我们能放这帮金狗进来吗?”

“不能!不能!不能!”

禁军将士们在付卫健的鼓舞之下,一个个士气高涨,特别是那些个手持火枪的火枪手,一个个兴奋的犹如狼群见到了羔羊一般。

他们如此兴奋是有理由的,毕竟他们手里拿着的乃是曾经在骁龙卫手中打的金人头破血流的燧发枪呐,加之改良后的灰药子药,威力大增。

“付将军,你负责这西城墙与南城墙,本将负责东城墙与北城墙,我等各司其职,一定不能让金人得了便宜。”

“诺,将军。”

二人立时分开,各自前往所属城头去了。

武士仁站在北城墙城楼之下,一手按着佩刀刀柄,另一手将一支线膛枪抗在肩上,当金军出现在视野之中时,他下令道:“兄弟们,等我枪响,随即放枪!”

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虽然金军乃是骑军,飞马而来,可在城头上的宋军眼中,这速度实在是慢的不像话。

金军列起阵势之后,从军阵之中跑出来了一骑,这人来到城下,用宋语道:“城内宋人听着,如若你等开门投降,我大金勇士可保证不杀人,但如果你们顽抗,城破之时,鸡犬不留!”

武士仁心头大恨,心道你个狗贼,竟敢威胁你爷爷,他下令道:“弟兄们,咱一起叫他滚!三、二、一!”

“滚!”

城头上驻有一千五百名火枪手,三千名刀盾兵,还有五百神臂弓手,这五千人震耳欲聋的齐声一吼,直吓得那冲过来的金军战马一扬前蹄,将之掀翻在地。就连远处的金人大阵都是稍显慌乱了一些。

不多时,金军便在啊撒和巴那的指挥下,展开了攻城,五万金军,有一万轻骑兵,余者皆是步军,攻城器械也是在附近府库之中拉了过来,现成能用。

是以两人并未多做准备,他们想要趁着宋军没有准备,直接发动进攻,借着金军勇士们的一腔锐气直接破城,否则时间拖久了对他们不利。

然而,他们没有料到的是,这一路上都有锦衣卫的暗探跟踪他们,他们的动向早已被城内知晓,宋军也早已有了准备。

当金军骑军飞驰到燧发枪的射程之内时,武士仁举枪瞄准了一名金军军官,手指微曲,轻轻一呼气,随着一声脆响,那名金军应声而坠落马下。

不等金军反应过来,城头上响起了一阵阵噼哩啪啦的声音,随之,城外往前冲锋的金人轻骑伴着声音倒下了一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