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进军蒲甘(1 / 2)

加入书签

大宋圣武二年五月底,前后不过相隔数日,蒲甘王朝和占婆王国的使者便带着自家国王的信物来到了临安,占婆王国的国王更是携一家老幼一同来到了临安。

赵旉接见了占婆王,并册封他为南越王,定居临安,虽然只是个毫无实权的王爵,但占婆王已经很满足了,相比于高棉两国的皇室来说,自己的命运简直好的不能再好。

六月初,赵旉一纸调令发到了大理府,段和誉这个大宋镇南王接受了调令,而且还感动的热泪盈眶的。

赵旉在诏令之中,命他为主帅,昔日大理军元帅张明宇为副帅,统领一支万人的大军南下蒲甘王朝,在此过程中,务必要做到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务必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

赋闲在家的张明宇本以为此生便是老死家中了,可没想到赵旉并不食言,竟是真的重新启用了他,且是毫无顾忌的将自己安排在了昔日的大理皇帝身边。

段和誉和张明宇对着东北方向遥遥躬身下拜,赵旉的信任无以为报,二人只能以最好的状态前去蒲甘王朝,完成赵旉的战略部署。

诏令之中要他二人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无疑是在告诉他们,大宋此番驻军蒲甘,很有可能就不走了,便是要潜移默化的将彼处的百姓也都变成大宋的子民,蒲甘王朝很有可能就要变成历史了。

收到诏令的第二日,他们便挑选军士,整备军资,准备等蒲甘王朝的使者自临安来到大理之后一同前往蒲甘王朝。

另一边,驻守往日的大晟越,如今的交趾府的禁军将领曹诚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进驻占婆王国的相关事宜,五千兵马并不算多,从现有的驻军之中选派就可,万事俱备,就等着占婆使者从临安赶来了。

同一时间,德里苏丹国的三万百战精兵已经开进了他们的边域曼尼普尔,原本的历史轨道上,德里苏丹国并未染指蒲甘王朝,二十一直致力于南亚次大陆,可惜终究是没能一统。

这三万军队的主将名叫阿普杜拉·盖斯,是一个十足的伊斯兰信徒,他麾下的大军没有一个人不信仰伊斯兰教,所以这些人打起仗来都不需要像其他的德里苏丹军一般,除了要防备敌军之外,还要防备自己军中的异教徒时不时的偷袭。

德里苏丹于一年前称霸南亚次大陆,统一之后的德里国空前的强大,其苏丹穆罕默德·萨瓦纳卡的野心空前膨胀,而根据其分散在外的细作传回的报告做出分析,德里苏丹国如若想要继续扩张,那就只有向东。

因为西边是伊斯兰教徒的发源地,是为圣地,作为伊斯兰教徒,穆罕默德自不会去攻伐,北边是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住的吐蕃帝国,这个帝国在大唐帝国时期曾经打得印度北方毫无还手之力,穆罕默德并不认为自己的部队能够翻越山脉之后还能战胜这个强大的帝国。

由此,东边与之其后相近,而国力又不算强大的蒲甘王朝便进入了他的征伐版图之中,如若可以,他甚至想一路打到占婆去,但是细作传回消息,两地之间的高棉已经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占领了,他可不想与中原人为敌。

此番三万大军屯兵曼尼普尔,为的就是攻打蒲甘王朝的霍马林,以此来试探蒲甘王朝对于德里苏丹的态度,再者,霍马林是个水系交会的地方,一旦将此地占领,日后德里大军南征北战将会变得十分方便。

休整三日之后,阿普杜拉率领三万大军一路东进,自因帕尔-蓬耶尔一线直奔霍马林而来。

此时的蒲甘王朝的统治者乃是阿奴律陀,在蒲甘王朝的历史上,说他是最伟大的国王并不夸张,因为他完成了两百余年以来,蒲甘王朝想要统一缅人地区的夙愿,并且,此人为政宽容,包容各民族的文化,更是将上座部佛教立为国教,加强了其对国家的统制力度。

作为一个伟大的君王,他自然明白德里苏丹国的野心,但他一生的心血便是这蒲甘王朝,怎能轻易拱手相让。

以蒲甘王朝自身的军力是绝不可能战胜德里苏丹国的,而近来占领了高棉的宋国便成了他的首选求援对象,毕竟自家造在几十年前便已经向宋人朝贡了,再怎么说也好过被德里苏丹的暴力毁灭。

自从察觉到德里苏丹国的动静,阿奴律陀便派遣大将前往霍马林镇守,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霍马林的重要性,一旦霍马林失守,整个缅人西部便会成为德里大军驰骋的地方,蒲甘只能望而却步。

而此番率领蒲甘大军进驻霍马林的将领则是在统一战争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孟人将领叟林得耶,阿奴律陀交给他两万人马,这已经是如今的蒲甘能够拿的出来的军队的一半了,就这些人马,朝廷之中的一些缅人王公大臣还不同意呢,他们害怕叟林得耶这个孟人会拥兵自重,反过来威胁到他们的美好日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