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进军蒲甘(2 / 2)

加入书签

但阿奴律陀独断专行了一把,坚决将大军交给了叟林得耶,两万人马在阿普杜拉的大军抵达前五日进入了霍马林,一到霍马林,叟林得耶便命令大军到城外的亲敦江边构筑防御工事。

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老将,叟林得耶明白亲敦江的重要性,一旦让德里大军越过亲敦江,那便会使得防守战打得十分艰苦。

是以,叟林得耶下令,把亲敦江上方圆二百里之内的桥梁全部焚毁,所有渡船一律收缴,拉进霍马林城内,拆卸之后作城防之用。

在亲敦江边,叟林得耶以两万大军、城内的原五千守军以及尚未逃走的近万百姓之力打造起了无数的营寨,更是将江岸边的树林尽数砍伐殆尽,江堤更是被他们用农具削成了一个个竖直的平面,在营寨与营寨之间的空挡之中,更是设下了无数的陷阱。总之,一切能够加固防线的方式都被叟林得耶运用了起来。

等阿普杜拉率领三万人马来到亲敦江边时,着实是震惊了一把,大江这边一切如故,大江那边却是营寨林立,旌旗遍地,整个江岸宛如一个要塞一般,想要守住这样一条绵长的防线,非得要五万人不可。

可是细作传来的消息却并非如此,明明对面最多也就三万人,怎么会弄出这么个阵仗,更何况对面的将领是叟林得耶,他宁愿相信这是细作的情报有误,也不愿相信叟林得耶会犯下这么一个致命的错误。

出于谨慎,阿普杜拉命令大军就地扎营,砍伐营寨周围的树林,以防备蒲甘军的火攻。两军就如此僵持了将近十日,期间竟是并未有出兵相互试探,不过阿普杜拉的细作不断传回消息,言说蒲甘人正在组建援军,而挡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万五千蒲甘军。

接连数个细作传回的消息都是一样的,阿普杜拉不再犹豫,当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十日时间,德里大军在没办法筹集到足够的船只的情况下,自行建造了三百余艘渡船,每船能载军士近二十人,一轮进攻发动半数船只,也就能派上去三千人,三千人听起来挺多,但是要是洒在整个江面防线上,那便是微不足道的力量,所以,两批渡船需要来来回回的不断运作方能使得攻防大军不至于陷入没有后援的境地。

命令下达,三万德里伊斯兰军整装待发,随着军士登船,渡船开动,战争正式打响。

叟林得耶得到军士的传信,说是德里人发起进攻了,他立时从营帐之中跳了起来,抄起战刀便上了前线。

守卫在防线寨墙之上的蒲甘军士皆是从蒲甘王城而来的百战精锐,皆是在统一战争的血与火之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他们一个个视死如归,在密密麻麻的渡江大军面前,面不改色。

当叟林得耶来到寨墙上时,守军已经自发的向渡江进攻的德里军发起了攻击。

无数的羽箭高高飞起,随后落入大江之中,大量的羽箭落入江水又或是被德里军的盾牌挡了下来,只有少部分角度刁钻的羽箭从盾牌的空隙之中钻了进去,射翻了一个个德里军。

当德里军好不容易来到江岸边时,他们才发现,这江岸虽是被蒲甘人清理出了一片可以站立的地方了,可是再往前,那寨墙之下便是湿滑的堤岸,攻击的大军实在是难以凭借双手攀爬上去。

有的德里军士急得团团转,有的则是一手举着盾,另一手用手中的战刀在湿滑的泥土上掏出一个个洞,随后尝试着借着那些洞窟向上攀爬,可是毕竟是长时间被水侵泡的,即便是挖出了坑洞,也实在难以攀爬。

随着时间的推移,倒在堤岸之下的德里军越来越多,直到第二批进攻的队伍运来了攻城时才用得上的长梯,这场面才有所改善。

当长梯架起时,过长的梯子甚至都超越了寨墙的高度,沿着长梯攀爬进攻的德里军士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伤亡往上进攻。

阿普杜拉见到这场面,立时下令弓箭手登船。在盾兵的保护之下,一千名弓箭手登上了渡船,在渡船行进到大江中心之时,盾兵撤掉了顶在头上的盾牌,早已引弓待发的弓箭手立时将羽箭射了出去,蒲甘军猝不及防之下,倒下了一大片,更有的蒲甘军竟是向前倾倒,落入了堤岸之下那些进攻的德里军人群之中。

堤岸上的德里军久攻营寨却不得战果,白白承受了巨大的伤亡,早已憋了一肚子气,那些个朝前倾倒的蒲甘军一落地,便有十几把战刀砍了上来,顿时没了生机。

叟林得耶眼睁睁看着德里人的残暴行径,暗自下定决心,无论日后孟人族人如何评说自己,自己也要将德里人挡在这霍马林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