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灾民之议(1 / 2)

加入书签

“陛下,小人乃是青州锦衣卫百户乐平,前日金人青州官府突然率军对宋民出手,抢夺财货粮草,宋人稍有反抗便是一阵拳打脚踢,却是不杀人,我各处锦衣卫私自决定集结人手对金军发动袭击,可终究因为兵力悬殊,青州千户所就剩不到三十人了。”

赵旉点点头,随后道:“无妨,为保护百姓而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下去吧,日后青州千户所的重建还要靠你们,好生休养。”

“来人,去查一查,青州的消息都传来了,怎么离大军近的地方却是什么消息都没有?”

李显忠道:“陛下是否认为这是金兀术的釜底抽薪之计?”

“将军也是如此认为?”

“是,但此计策却非是一城一地可以收到成效的,末将以为,金兀术愿意归还我大宋的地方,都会收到这样的命令。”

“报!启禀陛下,北镇抚司镇抚使周锦然求见。”

大帐外传来大汉亲军的通报声,随之而来的是帐帘被掀起来,周锦然躬身抱拳站在外间的样子。

“进。”

得到允许,周锦然跨步走了进来,道:“陛下,臣来迟了,万望恕罪。”

“若是说出理由,朕便不怪罪与你。”

“诺,臣当时正在济南府搜集当地军报,收到各地军报后便即刻启程前来禀报消息了,各地锦衣卫在我的命令下严守职责,不准擅自离开,只有青州千户所不尊号令,致使伤亡惨重,六七百人的队伍,直接打没了。”

“臣以为,这是金人的釜底抽薪之计,一旦大宋收回那些土地,数百万的灾民将会成为大宋的负担,想要让这些灾民都能吃上饱饭,大宋未来一年之内,怕是不能有任何动作了。”

听完周锦然的话,赵旉眼中的冷冽之色少了一些,但还是说道:“周锦然,你是北镇抚司镇抚使,你的职责是刺探军情,至于如何决策,你无权过问,况且,锦衣卫只听命于朕,这一点,青州千户所做的很好。”

周锦然听得后背上冷汗直冒,皇权是禁忌,自己此番下达的命令已然触及了赵旉的禁忌,能够保住命已然是万幸了,好在赵旉没有处罚自己,这么看来,皇帝还是信任自己的。

“传令,调动大宋所有可动之兵,即日起,搜集军粮,各处府库悉数抽出一半钱粮,再在民间举行纳粮,要百姓们自愿捐粮,每县筹集一千石粮草,随后交付最近的驻军,由驻军押送,即刻北上,此番北伐的各路主将作为赈灾大臣,负责接收粮草,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一个百姓被饿死。”

“传令秦莽义,锦衣卫全力运作,必须保证纳粮期间没人敢中饱私囊或是强制百姓交粮,否则人头落地,要监管的锦衣卫当场执行!”

“传令凌沐芸,商务部全力监管各处粮商的动作,敢于囤积粮草,奇货可居的,立刻抄家法办,对于那些降低粮价或是主动将粮草运往北方的粮商,可适当减少税收,其后人也可参加新科考。”

一道道命令从军营中传出,无数的骑军奔腾而出,几千名哨骑就这么撒了出去。

“陛下,北伐右路军李昊将军、东路军韩彦直将军到了!”

“请进来。”

不多时,李昊和韩彦直走了进来,多年的战火风霜在李昊那原本刚毅的脸颊上留下了一道道岁月之痕。

相比之下,现在的韩彦直就有如当初刚刚跟随赵旉时的李昊一般,年轻气盛,却又英武异常。

两人一入大帐便感受到了压抑的氛围,至于事情的起因,他二人在大营门口拦住了一名哨骑,已是从中得知了。

“陛下,这个坑,咱们不跳也得跳,否则,数百万的灾民恐怕就要变成金人的奴仆了,即便不如此,北方也会永无宁日啊。”

李昊经历风霜之后,已是沉淀了下来,看问题也看的深了许多。

“是啊,如若我们不管这些灾民,金人再回转过来,一路施以恩惠,恐怕这些人就要变节了。”

赵旉也知道其中利害,是以才不顾大宋如今的日子也是拮据而要赈灾的缘由。但是,明面上可不能这么说。

赵旉吸了口气,道:“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大宋的子民,朕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众人闻之,具皆大受感动。

三天之后,赵旉率军进入了卫州城,此时的卫州城内已然看不到任何一个金人的影子了,然而,金人劫掠之后留下的满目疮痍却是触目惊心。

虽说金人在完颜宗弼的军令之下没有杀人,但是放火却是免不了的,许多民宅被烧毁,百姓也是流离失所。

“立刻救人!”

赵旉并不只是下了军令,在将士们动手救人的时候,他也是跳下了战马,行走在废墟之间。

突然,他停住了脚步,护卫在周遭的大汉亲军一个个戒备了起来,赵旉举起手,示意军士们安静,莫要闹出动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