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灾民之议(2 / 2)

加入书签

他则缓缓的靠近了一处倒塌的民宅。

“救命~”

一道虚弱的求救声传了出来,这一回,赵旉听清了。

“快,救人!”

话音刚落,赵旉的身影已然立在了废墟之中。

堂堂一朝天子竟是亲自救人,着实是吓到了负责保护他的那些个大汉亲军。

“陛下!您歇着,这等事情我等来做就是!”一众军士着急忙慌的上来劝阻赵旉,却是被赵旉喝退了。

“退下,有这功夫,不若同朕一起救人,否则就别来添乱!”

没办法,一帮人只得一起清理废墟,并时刻注意着周遭环境,一旦赵旉遇到危险,他们就是死,也得护住赵旉周全,否则就是自己有一百颗头颅也不够砍的。

期间,有一名军士离开了此处,前去找寻那些个将官去了,没成想那些将官听到赵旉亲自救人的消息之后非但没来劝阻,更是一个个都忙着救人去了,这可是让他们的亲卫们吓得不轻。

回转到赵旉这边,压在废墟之下的人已经救出来了,这是一双儿女,而他们的母亲为了保护他们,已然死去了,即便是失去了生命,这位母亲依然将两个孩子护在怀中,令人感动。

而躺在一旁只有出气,没了进气的则是他们的父亲,方才那虚弱的求救声就是他发出的,看到孩子得救了,这才慢慢咽了气。

赵旉轻轻的抚摸着那一双儿女的面颊,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那男孩似乎有些怕生,女孩倒是将男孩挡在身后,道:“我叫郑悦,我弟弟叫郑钧。”

赵旉点点头,道:“好孩子,跟着叔叔走好不好?”

“那我们的父亲母亲呢?”

“他们在天堂等着我们呢,以后赵叔叔便是你们的叔父,你们跟着赵叔叔学兵法、战技,学诗书礼仪,将来为你们的父亲母亲报仇,可好?”

“赵叔叔不能食言!”

“赵叔叔绝不食言。”

就这样,赵旉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在十余个大汉亲军的护卫下离开了此处,往官府行去。

赵旉救人的场面被废墟四周的百姓全程围观,在大汉亲军们劝说的时候,他们已然得知了赵旉的身份就是当今圣上。

见到皇帝竟然亲自救人,这些百姓无一不感动,他们这些人从来都是被统治者当做货物一般,是可以用利益来交换的,甚至连自己的命都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离去的这个皇帝既然能够亲自救人,那就证明他是个仁德的君主,至少他不拿百姓的性命开玩笑,这件事便被这些百姓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扬了出去。

而别处的百姓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地相信这样的传言,但当一名身着将军甲的军官领着一队军士冲入面前的废墟时,他们终于信了,因为这名将军他们见过,就是前些日子率军与金人交战的李显忠。

类似的场面在卫州城四处上演,而在金人退走,宋军接收的一座座城池之内,同样的场面相继发生,毕竟皇帝已经做了表率了,他们这些当兵的如若没有点动作,也说不过去。

大宋正在逐一收复北方疆土的时候,德里苏丹国却是在蒲甘王朝的边境囤积了大量的军备物资,更是从国内调集了更多的军队,如今已经有超过三十万人集结在此。

大量的军队集结起来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极为巨大的,可以说,整个德里苏丹国都在为这一支大军服务,德里苏丹国已然成为了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

但是,德里苏丹国刚统一北方不久,这用举国之力来征伐一国是为艰难之事,如若打赢了,国家会更强盛,但如若打输了,那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因此,德里苏丹穆罕默德•肃里哈拉亲自来到了两军阵前,亲自指挥这一场决定德里命运的大战。

相比这三十万大军的连营,宋军和蒲甘军散落在大山防线之中的各处营寨似乎是那么的渺小,而这些营寨中,段和誉、张明宇、叟林得耶和德钦瓦涅度正在其中一座大营的军帐之中对饮。

“段将军,德里苏丹国的情报都了解的差不多了,你看我们如何应对面前这三十万大军呢?”

德钦瓦涅度是个急脾气,窝在这山沟沟里好长时间了,再不让他动一动,估计他能把这营寨拆了。

段和誉道:“德钦将军无需着急,我军不可主动出击,否则这大山防线绝不可能挡得住那德里军。”

“我军满打满算,也不过五万余人,在正面交锋之下,绝无可能战胜德里军。然而,德里军人数众多,且组成繁杂,再加之国内不稳,时间一长,肃里哈拉绝对撑不住,我们只要等待就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