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明史初稿(1 / 1)

加入书签

第427章明史初稿

“起船喽!”

几艘官船自南京出发,一部分将会载着辽东官吏,沿长江前往上海县,并在那里转乘海军战船前往辽东。而余下官船则全部顺大运河,分别去往河北、山西、山东。

跟随这几艘官船一起走的,还有不少码头停泊的商船。

伴随大明新朝统治日渐稳固,这些商人也都无需再由朝廷动员,开始主动往那些新占之地拓展商业。就连辽东苦寒之地,此番也有一些目光长远的商人,准备先一步去往辽东,抢占那里的市场份额。

辽东苦寒,又地广人稀。只要现在去,那必定能很轻松的占据一席之地,官府也会支持他们。

商机如战机,只要能在辽东先一步站稳了脚跟,等过两年朝廷把辽东开发了,那就是数不尽的银子。

只不过,这等目光长远的商人,目前还是仅局限于大商贾,因为小商贾本身资金不足,就算联合成商会同盟,也不会干如此冒险的事。

当辽东官船来到上海县,几年不见,这里已经愈发繁华,其背靠长江水路,又毗邻舟山渔场,不说往来贸易的商船,仅仅往返渔船就络绎不绝。

所谓上海百年前就是个小渔村,这纯属扯淡,早在前明上海就已经设立县治。

就在去年年初,鉴于上海县往来商船贸易活动增加,主要都是往返日本的贸易,现在又增加了吕宋、琉球贸易。朝廷内阁经过斟酌商讨,最终决定在上海开埠,并设立上海市舶司。

这比另一个时空早了一百多年了!

不过也很正常,另一个时空,上海开不了埠,全在于满清闭关锁国,上海开埠还是一鸦之后……呵呵。

谨身殿。

朱怡炅正在翻阅国史院送来的书稿:“《明史》居然这么快就修完了吗?”

国史院呈递上来的《明史》书稿虽然只是草稿初本,但其中内容的确已经全部编修完毕。

国史院监修国史萧仁方直言不讳:“满清修史自顺治年间开始,若当真实事求是,那确实早应修完了!”

这是明着在说满清修的《明史》有问题,不能说依托答辩,却也是通篇前后矛盾。光是查缺补漏,给满清擦新笔趣阁,就花了国史院大量时间和精力。

满清从顺治二年开始修《明史》,一直到乾隆初年才最终修完,历时九十四年,这么长时间怎么可能真的是在纯粹修史?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满清既想维持皇权的神圣性,然后还要抹黑前明,抬高满清的正统性。

“清修明史,雕琢太甚啊!”朱怡炅不置可否,后世那么多人对《明史》颇多诟病,不全是在跟风,《明史》确实是很有问题。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明史张献忠传》:“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真亡灵杀手大西王!

朱怡炅随即认真翻阅起来,眼下这部《明史》只能算是初稿,主要还是国史院在满清修撰的基础上,重新查缺补漏一番后拿来给皇帝过目而已。

老朱开头没啥问题,因为开头是顺治、康熙修的,这俩属于通过抬高大明来衬托满清正统性,从治隆唐宋就能看出康熙的政治目的。

即,坏的不是大明皇帝,坏的都是大明臣子。

朱怡炅微微点头,继续往下翻阅,建文年号已经被恢复,还是万历恢复的。南明弘光又为其追封了个惠宗让皇帝,跟着恢复的还有朱标被追封的帝号。

而朱棣的成祖也被改回太宗,成祖听着是比太宗威风,而且也确实地位更高,但这是嘉靖在瞎搞,等同于分走了老朱的祭祀香火,还把朱棣打成乱臣贼子,否定了作为太宗的功绩。





要是真有地府的话,老朱和朱棣能联手把嘉靖打成猪头。

萧仁方没有走,就在下方站着苦等,看着皇帝不断翻阅《明史》稿件,虽然提笔朱批的动作不多,却还是让其精神紧绷。

这部《明史》初稿是他亲自带队监督重修,而且还来回查阅大量史书资料,甚至去年亲自去了一趟北京,可见这是倾注了他心血的。

朱怡炅还在上方批阅稿件,午膳是直接在殿中用的,萧仁方作为监修国史要留下等候批阅,所以也得了皇帝赐食。

等到吃过,皇帝继续批阅书稿,而萧仁方站了半上午,总算得到赐坐。

飞快略过明堡宗,这厮看都不用看,就能知道满清肯定没黑他,甚至可能还为其留了不少颜面。

毕竟,这可是有明一朝,独一份的叫门天子,开创了人类群星璀璨的时代,满清都不敢对他提多,生怕把皇权的神圣性打落。

略过堡宗,到他儿子宪宗,原版《明史》是满清修的,所以对成化犁庭进行了删改避讳,从而致使宪宗在后世远不如他的老爹和儿子那么有名。

而这一版《明史》是大明新朝编修,自然肯定了成化的功绩,而且治政功绩也重新进行修撰。

不过,对于其中万贵妃残害皇子,甚至连弘治都险些死在万贵妃手里,却是提出了两种观点。

一种是子虚乌有,还有一种是可能真有其事。两者都有其依据,前者说的是道听途说,原版作者写出来以后,特意在后头加上了:我是听一个老太监说的。

而那个摘抄的则把这句话删了,于是乎,这就变成了正史。

可是,萧仁方在去北京实地考察,又翻阅相关实录和史官自己私下写的日记,里面都说成化是有很多皇子,但直到万贵妃生子以前,都是只有一个皇子。

朱怡炅想了想,提笔朱批:“当实事求是,是非曲直,可交由后人评鉴!”

既然搞不明白,那就全写进去,剩下的就都交给后人自己去想吧!

从早上批阅《明史》,一直到了傍晚都还没批完。当朱怡炅读到正德皇帝的本纪,不由脸色古怪:“应州大捷,真的就死了这么几个人?而且蒙古人只是这样就退兵了?”

萧仁方早有准备,回答道:“臣也觉得有些问题,特意遍查史料记载,并亲自去过一趟北京,请教过北疆的几位将军。这个记录应该的确没有写错,甚至还为武宗皇帝留了几分颜面。”

“这是为何?”朱怡炅疑惑道。

《明史鞑靼列传》记载:“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万骑自榆林入寇,围总兵王勋等于应州。帝幸阳和,亲部署,督诸将往援,殊死战,敌稍却。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敌引而西,追至平虏、朔州,值大风黑雾,昼晦,帝乃还,命宣捷于朝。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

这意思就是,明军从开局就被鞑靼围困应州。然后武宗来了,明军王勋部被迫主动迎战。

打了一天,鞑靼部暂时退兵停战,但损失肯定不大。要不然不会第二天再次进攻,只不过打到半途突起大雾,双方不敢再打,便暂时退兵。

大雾持续两天,王勋主动率军充当诱饵,结果被蒙古人分割包围,武宗从后方调来援军,跟鞑靼正面开战。

当时的参战总兵力应该达到了十万人,鞑靼部眼看没法破城,随即退兵。

而明军这边都是步军,追击根本追不上,应州大战就这么结束了。

应州大捷,的确不算赢,更应该算是平手,因为明军没把鞑靼留下,而鞑靼也没攻破应州,双方各有死伤。

说白了,就是典型的大宋重骑兵,对金国铁浮屠,谁都拿谁没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