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六镇(2 / 2)

加入书签

然而在西魏章显二年,就是拓跋鲜卑历532年,在少府令高城德的建议下,为了确保帝都安全,西魏帝国决定自东而西设怀荒、柔玄、抚冥、武川、怀朔、沃野等军镇,号称六镇,外御柔然,突厥,内制高车、山胡,拱卫京都。

北镇不设州郡,以镇、戍领民,号为镇民,主要是鲜卑拓跋部民,地位较高。镇民被称为"府户",属于军府,世袭为兵。而随着西魏疆域的不断扩大,也强制汉族及其他族的大族豪强、部落酋帅徙边。驻守此地的最高军事长官称镇将,而守镇士兵,则完全来自于西魏帝国的嫡系部队或者皇族,守镇士兵们享受西魏帝国的最高军事单位待遇,积军功升迁,一般不轻易调动或轮戍,以保持其血统的忠诚和战斗力。

这一措施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它的效果,自西魏建立六镇以来,突厥斯坦就再也没有越过六镇一步,并且屡遭败绩,一时间,"六镇精骑,甲于天下",威名远播四海。

在拓跋鲜卑历539年,西魏章显九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突厥斯坦王庭内发生政变,分裂成南北两个汗国,南北突厥斯坦互相征伐,突厥汗国国力迅速衰落,趁此机会,柔然大可汗兵发六路,暴风般的攻打北突厥斯坦,不二月,北突厥斯坦王庭陷落,北突厥斯坦覆亡。在此情况下,南突厥斯坦可汗呼韩邪率领部族和北突厥斯坦的遗民们归降西魏,西魏武帝拓跋宏龙颜大悦,亲自册封呼韩邪为庄王,赐姓拓跋,族人内迁入兖州、徽州行省,而原南突厥斯坦土地,偏北的仍由原牧民居住,设置北胡行省,都胡和,靠近雁门关一带的土地,则分为北代、北邑行省,都代郡、马邑。

同年,西魏帝国起兵三十万,由庄王呼韩邪为前导,大将军宇文护、鹰击将军卫文昌领军,兵出雁门关,开始了西魏帝国对柔然帝国的第二次大规模北伐。历经了两个多月的行军之后,西魏大军于胡和府北云中山下力破柔然大军,斩敌十万,俘敌三万,并由卫文昌在此筑城以记念。后又在瀚海之南与柔然军团主力精骑铁达尔血战三昼夜,因大将军宇文护战死,西魏军败,乃回师,终止了这次北伐的脚步。

拓跋鲜卑历540年,西魏章显十年,卫文昌筑城毕,飞书京都以求城名,武帝批示:"云中",留鹰击将军卫文昌同其部戍守云中城,以防柔然南下。

同年,鹰击将军卫文昌上书,言西魏、柔然两国军兵之优劣,劝王上改革军备,王从之。

西魏章显十年,武帝决心改革军制,在朝野内外的一片反对声中,武帝坚决地执行了影响后世的"骑射"策略,下令帝国境内所有军队,包括中央军,羽林军,六镇驻军,各地方行省武装中骑兵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并鼓励全国范围内的养马行为,规定庶民如养马匹,可免劳役。

同时,改组中央军南北两营,全部佩戴军团徽标,每营建制六万人,分设三卫,其中步兵两卫共四万人,骑兵一卫两万人,整个中央军,共计十二万。羽林军建制五万人,其中两万骑兵。六镇军兵每镇两万人,包括一万精骑,以镇名着相对应颜色的军装:怀荒赤、柔玄紫、怀朔黑、抚冥绿、武川兰、沃野白,其余各地方、行省武装统一黑色军装,各王、世子、公、候、伯爵护卫武装,皆为黄色。自此,西魏帝国的所有军队好像被铁梳子梳过一般齐整,各个部队只要看徽标和番号就可以认清部队的地点和性质,同时由于骑兵部队和骑兵战术的广泛应用,西魏帝国的战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从此以后,柔然对西魏帝国的进犯越来越少,反倒是西魏帝国屡屡对柔然进行征伐,数次打到瀚海一线,使得这个曾经令柔然汗国无比骄傲的国家象征附近,一时间风声鹤唳,民生凋敝。大批的瀚海南部的牧民内迁,他们丧失了自己的牧场,被迫成为了瀚海之北的"流民"。

瀚海,这个亚细亚大陆北方最大的内陆湖泊,有着大陆上最美丽的景色和最富饶的牧场,却渐渐的由于西魏和柔然这两个庞大帝国之间的冲突,成为了亚细亚大陆上人人谈之色变的修罗道。

而怀朔等六镇,则仿佛一堵坚固无比的长墙,牢牢地拱卫着西魏帝国的心脏—皇都平城。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